專題: 融入社會的困難與挑戰

2014年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謝陳惠珊、賴子通、 陳雅文、蔡忞、酈偉恩、徐秀珊、趙秀華、 鄧玉蘭、周簡艷珍

早在百多年前的香港,已有輸入外地勞工的先列。Nausheen Asif 的爸爸在港英政府年代被受聘,為香港的治安作出貢獻。他忠誠 服務香港警隊35載,並育有兩子和五女。Nausheen在香港出生 並接受小學教育,中學時曾到印度生活,18歲返港定居,至今已十多年了。

語言障礙確實會把Nausheen和本地人分隔,她亦明白有口難言的滋 味。訪問時,她回憶起一次有趣的問路經驗,讓她捧腹大笑。通常問路 時,她會選擇穿著光鮮、打領帶的人以英文來問路。但有一次,穿西裝的 路人竟然轉身火速逃跑離去,把她和家人嚇得目瞪口呆。

就業艱難 經濟受困

Nausheen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和訓練的英語幼師,而且能夠聽懂簡 單的粵語,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不幸地,近半數南亞裔的居民不懂中 文及英文,他們在尋找工作、適應大眾文化、達到工作要求,以及獲取就 業支援服務等方面都感到吃力。加上 大眾傳媒、社區資訊、公共及社會服務和政府公佈的消息,都以中、英 文為主,這便造成少數族裔居民在教育、就業、再培訓和參與社區活動等 方面,均缺乏足夠的認知和選擇,更醞釀失業、嚴峻的社會問題及經濟困境。 自回歸後,很多機構要求申請者有一定的中文水平和本地認可的專業資格。如果少數族裔 居民有一般的英語水平,工作能力佳,及有海外的學歷及專業資格,他們受聘的機會便會增加;倘 若中文程度欠佳,學歷及專業資格均未被本地認可,他們便會面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局了。

膚色文化 惹來困擾

有時候,不同膚色和不瞭解對方文化,都會使人產生誤會和歧視,例如:南亞裔居民的膚 色和男性蓄長髮的情況,會被一些華人誤以為是不整潔。另外,不同信仰和價值觀都可能造 成不必要的誤解。Nausheen是穆斯林教徒,需要奉行「念、禮、齋、課、朝」。每逢賴買丹月 齋戒期間,教徒從黎明至黃昏期間,均不吃不喝,並會反省過錯。如果在他們的齋戒期間, 適逢生日會或其他吃喝活動,她都會婉拒別人善意的邀請,並持守齋期。

此外,基於工作上的限制,Nausheen不能在工作時間,五次面向麥加的克爾白來禮拜。 直等到下班回家後,她才能彈性地作約30分鐘的加長版禮拜,以表示她對信仰的認真和堅 持。穆斯林教徒對進食肉類十分謹慎,他們認為豬是不潔的動物,禁止吃豬肉,而其他的肉 類食物(Halal)則須誦經後方可食用。Nausheen在一般的街市和超市買不到合適的肉,要 走到離家很遠的肉店購買。她盼望在齋戒日落之時,可以在新加玻或馬來西亞的「薯條快餐 店」或其他食市內,找到Halal食品和菜色,以滿足她身體的需要,亦能解決與華人朋友外出 進餐的困難。

相反,在禱告和食物方面,基督徒便自由多了,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隨時隨地都可以向主禱告,在主面前認罪反省。食物方面,「凡市上所賣的,你們只管吃,不要 為良心的緣故問什麼話,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哥林多前書十章25-26節)這實 在令人感恩!

1
Nausheen合家照

專題文章

(社論) 四海之內皆兄弟
融入社會的困難與挑戰
香港歷史文化見證少數族裔非凡貢獻
中文似座山
伸出援手 坐言起行 ──專訪少數族裔服務機構「烏都鄰舍中心」
南亞美食巡禮
印巴族裔生活點滴

2014年2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通識教育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免費活動消息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基督教服務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情人節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