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人間有情) 也無風雨也無晴

2017年5月
◇賴子通

初春,山中寒氣縈繞。在磨石下逃過死劫的螻蟻,思潮起伏。他反思率直的性格難以在政治鬥爭中立足。蘇軾從京師扶老攜幼,翻山涉水來到謫居地黃州當「團練副使」,不能簽署公文,不得擅離黃州,實質是受看管的戴罪犯官,沒有俸祿和官邸。蘇軾只有寄居佛寺,布衣蔬食。不久朱太守幫忙遷進江邊一個廢棄的驛站「臨皋亭」。雖說不再寄人籬下,但那裡濕悶狹窄,加上一家老小二十多口的生計重擔,令蘇軾決心一併解決食住的難題。

蘇軾自立一套量入為出的預算,規定今後每天花費不超過150文錢。每月初一取出4,500文錢,分為30份,掛在屋樑上,每早用叉子挑下1份,然後將叉子收藏起來。當天若有餘錢,另貯在大竹筒裡,作為日後接待客人的費用。這樣的精打細算,僅有的積蓄約莫還能撐一年,那麼一年後怎麼辦?蘇軾說一年後再打算吧,毋需預支煩惱。他的想法驚人地與耶穌的教訓脗合:「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通過馬通判的相助,蘇軾獲准在城東一塊50畝的廢棄營地耕種。蘇軾稱那地為「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從此「蘇東坡」名號誕生了。他捲起衣袖,率領全家翻土播種。「日炙風吹面如墨」,筋疲力盡的東坡沒怨沒艾,反而因自力更生而滿足快樂。在坡上搭建五間農舍,取名「雪堂」,周圍種上梅柳松竹。在劣勢中創造環境,雪堂成為東坡飲酒、賦詩、讀書、繪畫、交誼和反省的好地方。窮而後工,蘇東坡流芳千古的名篇如前後《赤壁賦》、《念奴嬌》、《水調歌頭》、《定風波》……都在貶居黃州時期創作出來。

蘇東坡成立了救兒會,改變了黃州溺死初生女嬰的惡俗。他教農民識字,釀酒,贈藥,也有就地取材做菜的天份。東坡肉、東坡羹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蘇東坡赤子之心和濟世為民的胸懷,像磁石般吸引著各階層的朋友:酒監、藥師、官員、漁夫、農民、僧人前來親近。

遠離蠅營狗苟的官場,黃州是蘇東坡心靈蛻變之地。他披蓑戴笠,走在黃州的山水、人情、田野、順逆、反思的仄徑;背著隨遇而安、豪情逸趣的行囊,瀟灑進退。「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