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復活的盼望

2017年4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陳泳薇、愛倫及周簡艷珍

文子安牧師在花園塚主領聖餐。

多次帶領紀律部隊團契及教會弟兄姊妹到以色列的文子安牧師表示,聖地的景點主要分為兩個類別:一是遺蹟,另一是教堂等的建築物。隨團的弟兄姊妹常常會問及聖經事件是不真正在這裡發生,但我們必須校正焦點,重點不在於「是不是在這裡發生」,而「是不是真正有這件事發生」。

活著的主

以耶穌釘十架與復活的地方為例,就有兩處可能的地方:一是聖墓堂,另一是花園塚,兩者都有專家相當程度的資料考究,均有其可信的論點,但最重要的是耶穌曾經為我們的罪被釘死,並且三日後從死裡復活。祂是活著的主,所以無論我們今日到花園塚還是聖墓堂,我們所參觀的都是個空的墳墓,就像花園塚墓門的木版寫著:「祂已不在此,因祂已升天」(He is not here – For He is Risen)。

有人說基督教的存亡完全建基於耶穌的復活與否。若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耶穌其實並沒有復活,基督教便一無可信。歷史上的確有很多人嘗試去否定耶穌的復活,以否定基督教信仰的可靠性,但這些人全部失敗。許多原先不信者也因為經過研究,最後成為基督徒。

事實的端倪

其實,從耶穌門徒的轉變,便可以看出耶穌復活是事實的端倪。耶穌的門徒原本都是一群平凡的人,他們都是軟弱、膽小、怕事和怕死。新約福音書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耶穌面前都曾表示,必與耶穌患難與共,同生共死。然而,他們都做不了!

當耶穌被捕時,門徒只顧逃命,其中為首的彼得,更是三次不認主!
當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只有一個門徒站在十字架下,其餘的都因為害怕被牽連,而躲藏起來。當耶穌死後,眾門徒都深藏不出。但三天後,這群門徒卻有了難以想像的改變:由懦弱,容易受驚,變成一群連死都不怕的大無畏宣道者。他們到處傳揚耶穌的名,毫不掩飾的公開宣揚: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

門徒在短短三天所產生的極大轉變,除了耶穌復活,並已向他們顯現這個解釋以外,還可以有別的原因嗎?若耶穌復活只是一個騙局,還會有這麼頭腦清醒的人,願意為一個明知的騙局來冒險,甚至賠上性命?耶穌的十一個門徒都為耶穌的復活作見證,殉道而死。但他們卻絕不後悔,仍以為他們的主而死為榮耀!

這正是基督教信仰與其他宗教的最不同之處,其也宗教的教主屍骨仍在其所葬之處,惟有基督教徒相信的主,是活著的主。

親身的經歷

文牧師補充說,在耶穌復活的花園塚守聖餐、唱著「因祂活著」,那是何等截然不同的感受!多次的帶團經歷,不少弟兄姊妹都跟文牧師分享道,「在苦路和花園塚安靜下來的時候,眼淚便自然流出。」這完完全全是親身經歷的流露。

難以想像的愛

「踏足苦路難以控制心中的激動!當走到第二站的鞭打堂和受刑堂時,想起耶穌本是創天造地的主,有著無比的榮耀,但這刻卻為著我的罪,甘心受人鞭打,更被定位罪人,受著極大的恥辱!如此大愛,真是超出想像!」首次踏足聖地的Golan感受良多,「難怪聖經說:『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人算甚麼

「我踏上苦路時,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的一幕幕情景……。心痛如絞應該是耶穌當時的心情,沿著苦路走,由祂被判刑和鞭打,三次的跌倒和安慰婦女,直到被剝去外衣和被釘。當時我問自己,為什麼那時候的人要這樣對祂呢?」令Ivy感動的是當耶穌自己背十架時,仍能安慰婦女「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女兒哭」,試問「除祢以外」,誰人可以在自己身陷險境的時候,還能去安慰别人。聖地之旅後,Ivy坦言對耶穌被釘死、復活,的確有更深的體會,更值得她去反思「我究竟算什麼,神祢竟這般顧念我!」

信心與盼望

「整個旅程花園塚依然是我最難忘的地方,因為耶穌得勝了!沒有祂的復活救恩就沒有成就。聖地之旅後,再一次更新我對耶穌復活的信心與盼望!」第二次踏上聖地遊的嘉萱指,最深刻感受是到第11站,「當我們到達聖墓教堂裏面人山人海,讓我想起當日耶穌被釘時,一樣有那麼多民眾在圍觀。然後當一步步走上聖墓教堂,右手邊的階梯時,內心的內疚感、罪疚感莫明湧出,那一刻一直問自己耶穌這樣犧牲就是為了我?值得嗎?然後真正的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如此不配耶穌的愛!」

最艱苦的路

「人一生中,也許都會面對種種的失敗、分離、絕望、被世上無常的不幸所踐踏,但跟隨耶穌走過這段苦路後,讓我知道原來最艱苦的路,耶穌已為我們走盡了, 我還害怕甚麼呢?今後面對的人生起跌,也有耶穌為我們擔當,並帶給我們盼望。苦路的盡頭,不再是各各他,乃是耶穌站在那完美的天國門前,迎接著我們。」Kamon真誠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