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復活的足跡

2017年4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陳泳薇、愛倫及周簡艷珍

花園塚 (Garden Tomb) 之所以成為紀念主耶穌被埋葬和復活的地方,原因是該處的小山丘外形酷似骷髏頭骨,而山旁又有一個古墓及花園。

髑髏地

據說,1883年發現這墓園的英國將軍查理士哥頓 (Charles Gordon) ,在駐守耶路撒冷時,於美國殖民區創建人兼好友Horatio and Anna Spafford的家往北觀望,看到那頭顱形狀的石崖,加上山丘旁的花園內,確有第一世紀遺留下來的猶太人墳墓,原為新墳墓,只葬過一個人。至於山丘前的空地,是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跟羅馬人一貫將罪犯用十字架釘於繁盛地點的習慣吻合。他因而認定這就是聖經所說的「各各他」(亞蘭文的意思是「髑髏地」,也就是拉丁文的「加略山」Calvary)。

到了1892年,一群英國的基督徒籌足經費後,便正式向一位希臘人買下花園塚地段,並負責以後的管理,同時成立花園塚協會(The Garden Tomb Association)。園中有巨型儲水池,可儲水十萬加侖以上;墳墓前也有一輥石的凹槽,輥石雖已失蹤,但可證明曾有輥石擋著墓門;墳墓外面頂部呈圓拱型,正面有錨狀十架的標誌,凹槽旁有類似為聖徒洗腳之處,與聖經所記載的十分相似。時至今日,不少人都認為這個就是耶穌被埋葬和復活的地方。

今天來到位於耶路撒冷舊城中的花園塚,可以清楚看到一座形似骷髏頭骨的山。其實,花園塚是個美麗的花園,親切祥和的氣氛彌漫園中,走在其中感到無比平安和喜樂。

因祂活著

據說耶穌的墳墓,位處進門左側的樓梯階下,這個墳墓呈現圓弧狀,有一個小門,大概能讓一個人進出;墓室內約能容納五至六人,而耶穌屍體放置的地方,則用鐵欄圍住。進入墓室,除了看見一個空空的屍體擺放區外,最使人感動及安慰的字句是墓室木門上寫著「He is not here – For He is Risen」(祂已不在此,因祂已升天),這不禁令人想到耶穌為了救贖人類而願意犧牲一切的愛。

耶穌被埋葬之後的第三天黎明時分,當一群婦女買了香膏來耶穌的墓,要膏抹耶穌的身體時,她們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座空的墳墓,裹屍布還放在那裡,但耶穌的屍體不見蹤影,當時坐在墓門前有一位天使,他對婦女所言,正是這一句話。

從基督教信仰而言,這是一句極為重要的話。因為耶穌從死裡復活,我們才有機會罪得赦免,才可以進入永生,這是我們所應當紀念的;我們關注的是耶穌這位道成肉身的人,以及祂的所言所行,更關注祂為甚麼死了,又為甚麼從死裡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