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天地創生之謎!

2017年3月
◇姚錦燊

本專欄用漢代語境講述福音,因為耶穌生於古稱大秦之羅馬帝國,正值漢朝。試寫漢朝信道者從《耶穌論語》及使徒教訓,得知上帝為萬物創造主及耶穌為救主,之後研判老子《道德經》,從無神宇宙觀出來,轉從耶穌讀經史,看見另一個洞天。

當老子觀察自然,對宇宙本體進行哲學解構時,他很喜歡使用比喻。《道德經》第5章形容宇宙像個「橐籥」,即冶鑄金屬的風箱,任由萬物在其中生生不已,但也自生自滅;今在第6章,也是很重要的一章,他用「谷」和「牝」去描述宇宙的創生性。

老子因為沒有「創造者」的觀念,所以看宇宙只是一個「自運」和「自足」的系統,他對萬物「生生不已」現象的解釋,就是天地「自身」含藏一種能「生」的力量,所用橐籥、谷和牝的比喻,都是從這條思路產生的。

兩山之間就是「谷」,山谷是空虛的,但卻盛長生命,欣欣向榮,可見其中含藏化育的能力。首句「谷神不死」,是形容山谷的包容性和創生性,神妙莫測,無盡無休。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是很貼近自然的一個觀察,萬物同有一個出處,叫做「玄牝」。

「牝」解雌性動物,「玄」解奇妙,「玄牝」二字,用指這股創生的力量像個母親,不可思議,但它具有創化力、衍生力、生殖力,此種種特質皆可視為宇宙的「母性」。

玄牝有「門」,稱為「天地根」,按字面解,這是雌性生殖器的出口,是生命由母腹「出來」的地方。老子用上這個極富形象性的比喻,恐怕不是想要具體說些甚麼,而是指萬物同出一源。

「緜緜若存,用之不勤。」是說創生力貎似隱若,作用卻是無窮。

其實遠在老子前,先民談《易》,早已認定「天」和「地」可相比「陽」和「陰」(男女、父母)。世界須先具備陰陽「兩和」的條件,然後才能孕育、誕生和發展一個生命,單從母性,不足以化育萬物。《易‧繫辭下傳》1章說:「天地之大德,曰生。」5章說:「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老子在《道德經》1章也曾說,宇宙生於「無」和「有」這兩股原動力,這是陰和陽的對應觀念,他當然也知道《易》學中的陰陽原理,但是老子喜用陰性比喻,大抵是想表達他看萬物從母體「自生」而出,不是由外面因素形成的宇宙觀,而且這也貫徹了他的「知其雄,守其雌」(28章)哲學思想。

但是人人皆由母親而出,母親亦應有其出處,最初那位母親的「創生力」從哪裡來呢?老子並不注重這些。

陰陽生萬物的《易》學,最終會叫人去尋找宇宙創生的奧祕:究竟陰陽怎樣創生萬物?

耶穌聖教的創造觀,卻為這奧祕給了答案:

萬物皆由「上帝」藉着「陰陽」的原理創造。

早於商代形成的希伯來經典《創世記》與《易》說中陰陽互動的說法互相吻合,這正是上帝所用的方法:「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男』(陽性人)造『女』(陰性人)⋯⋯賜福給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造男造女」達至「生養眾多」,就是《易》說「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的方法了。

知道生命由上帝創造有多重要?

古聖約伯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生命「赤裸裸」就是上帝的傑作,本身極其尊貴,生命的價值遠超過我們身體從那裡出來的母體生殖器(牝之門),遠超過宇宙中的陰陽機率,遠超過世人在世界所擁有的世事和世物,生命的來源是「上帝」,其價值來自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

[讀者互動]問題:老子和耶穌對宇宙和生命的來源,看法有何不同?你怎樣選擇?答案寄回或傳回本報,即贈《耶穌論語》。信仰交流可電傳:kamsinfo@hk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