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兒時味道) 滑不溜口豆腐花

2017年2月
◇永仁

我自細就很喜歡食豆腐花,由細食到大,最記得小時候爸媽帶我們三姊妹到石澳,嬉水之餘最愛吃在沙灘那個嬸嬸叫賣的豆腐花。

「豆腐花啊……豆腐花啊……」當傳來豆腐花的喊賣聲,我已不由自主地奔向那個方向……那個嬸嬸擔著兩個桶,木桶裝著豆腐花,鐵桶裝著水放著鐵勺。嬸嬸的技術了得,她用薄得不能再薄的鋁片,像削白雲般將白嫩的豆腐花一片片地削好,再迅速地飛到碗裡,接著就是最甜美的一刻,往「豆腐花」裡加糖水,一碗豆腐花就好了。端著這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花,幼小的心靈瞬間滿足得無以復加,美味得直舔碗底。

還有那家在北角街市的豆品舖,小時候的我跟媽媽買菜去,總會嚷著要到那裡吃上一碗豆腐花和一件鍋貼,但早前舊地重遊,非常失望,店舖搬走了,那豆腐花和鍋貼的味道,只好成為我童年回憶了。

豆腐花是很多香港人的回憶,是陪伴我們成長的小吃。看見它,像看見老朋友,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但原來豆腐花有著千多年的歷史,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甜品之一。豆腐花的由來,有說與劉邦的孫兒劉安有關,因為劉安在煉丹時,豆汁偶然與石膏相遇,形成豆腐,而劉安為生病的母親準備膳食時,將豆漿與食用石膏混合,成為了豆腐花的雛形。豆腐花發展下來,出現改變,北方人的豆腐花多用鹽鹵汁凝固,味道鹹辛;南方則多用石膏粉,味道香甜。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常見到小販用扁擔挑著兩個木桶通街叫賣豆腐花。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店舖主力或兼賣豆腐花。好吃的豆腐花,不外乎是入口滑、豆味香。製作豆腐花並不難,就是浸黃豆、磨豆、煮豆漿,最後加入石膏粉凝固便成,而自家製豆腐花大可用街市豆品舖,或超市買來現成的豆漿,做法簡單:煮滾豆漿,撞入用豆漿開的石膏粉裡,蓋上乾布及蓋等凝固約30分鐘即成,加上黃糖或糖水就可以吃了。

坊間食肆的豆腐花已繁衍出各式各樣的味道,例如:紅豆沙豆腐花、薏米豆腐花、芝麻糊豆腐花,也不失童年的滋味。每每吃豆腐花,記憶便闖進來,然後就在心裡開了花,光是看著不吃,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