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樂: (3歲定80) 教導孩子 整理自己的房間

2017年1月
◇安琪

你孩子的房間是否亂七八糟,遍地都是玩具、書籍、衣服、美工用品等等,如同戰場,令人慘不忍睹?若孩子不喜歡收拾房間而叫你感到一籌莫展,不妨嘗試以下方法:

1.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參與收拾

開始清理工作前,先與孩子好好談談,讓他們明白和感受到,你所談的是關於他們的物件,與他們有切身關係。再者,讓孩子參與其中能建立他們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令他們更願意保持房間整潔,至少他們會知道自己的物件應該放在哪裡。

2.先叫孩子帶你巡視房間一周

別一開始就問哪些東西可以扔掉、哪些要保留。給他們機會,告訴你房間內有什麼,從中了解什麼對他們最重要。若孩子說:「這是我最心愛的毛衣」,你可予以肯定地說一遍:「哦,這是你最心愛的毛衣……」表示你知道這對他們有特別的意義,你與他們同一陣線。要孩子作出取捨時,建立信任很重要,過程中,你也會知道哪些物件對他們不重要。

3.給物件一個「家」

幼童喜歡把物件人性化。因此,在清理房間時,你可以問孩子:「你要這個娃娃常常陪伴你嗎?」或「我們應該把這個小熊安置在哪裡?」有些指令(如「把它收起來」)聽來直接但負面,倒不如說:「我們把它送回家好嗎?」靈巧的語調往往能使孩子欣然接受任務。

4.讓孩子放棄不想保留的物件

可以鼓勵孩子把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慈善機構,並說明︰「我們只是給它一個新的家,而不是丟棄它。」既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同時也清理了家居。

5.從小做起

自幼訓練孩子,讓他們看到自己物件的「家」,習慣把東西放回原處。

6.設置籃子

模仿學校環境,在房間門口設置籃子,讓孩子習慣成自然地把物件放進去。

7.用創意化工作為遊戲

孩子每天的活動結束時,叫他們一面從十倒數至一,一面撿起十件物品,放回它們的「家」裡,任務會變得沒有那麼繁重,過程也能給你機會清楚講出東西應該放到哪兒。這策略對較難建立良好習慣的孩子頗為有效!

8.用裝飾釐定界線

把桌子搬離牆壁,給孩子更多空間在桌子周圍走動,同時房間也能容納更多其他小朋友。桌下放置地毯,釐定明顯的界線,以識別特定的活動地點,例如在地毯範圍內玩摺紙。

9.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第一手的模仿對象,即使是細微如收好鑰匙的習慣,孩子都會看在眼內,成為效法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