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 鬥大聲?講理性?

2016年12月
作者團隊:雷敬業博士、梁林天慧博士及梁永善牧師

近期出現了幾件叫人擔心的新聞,前一陣子有英國脫歐,十一月初有人大的釋法,旋即見證了美國大選出人意料的結果。在這些新聞背後,反映了發達國家中的一些共同的文化趨勢。

不少人以「痛心」去形容自己面對第五次釋法的經過,接著的是社會出現各自表述,南轅北轍的觀點,這恐怕叫市民看得眼花繚亂,總結一句是本港社會和中國領導人之間的不信任和距離愈來愈大,甚麼搶閘釋法、踐踏原有法律制度,那邊廂還有指責年輕人欺師滅祖、侮辱國家民族等眾多言論。論調的不同是基於截然不同的出發點和重點,而且雙方的言論和指控也愈來愈激烈。

另一邊廂,不少美國人(特別是美國東西兩岸的知識份子)也是以「痛心」來形容特朗普的當選。在競選的過程中,特朗普揚言要把對手希拉里拘捕,又形容對手陣線非法操縱美國的投票機制,還有其他出位的言論,不再詳述了。另一方面,希拉里多次攻擊特朗普的人格,形容他是仇女性、仇非白人的大壞蛋。過去的美國總統競選,不同的候選人代表不同的施政方針,在今次的競選中,焦點彷彿已放在兩位候選人的人格:你寧願要一個公然叫人討厭但坦率的特朗普,還是要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希拉里?

回到香港的處境,本土派和政府的爭議也日趨激烈。一方面,一些(當然不是全部)本土派人士把香港政府視為北京政府的奴僕,一切政策不是為了北京的利益,就是為了富商的利益,香港政府已經不屬於一般香港人,它只是一個殖民政府;他們以激烈的手法抗爭時,也預計到政府可能會以高壓的手段回應,而他們認為這樣正好顯示出政府的不公義,當一般香港市民看到政府的真面目時,就不會再姑息,這才會有突破。另一方面,一些建制派(也不是全部)認為今天這個局面,是因為當初縱容反政府的行動而漫延出來,所以再不當機立斷,香港政府根本無法管治整個社會,更不要談推行甚麼改善民生的政策;本土派的敵人不是北京(他們豈有能力做北京的敵人?),本土派的敵人是香港的普羅大眾。與美國的情況類似,雙方的分歧已不再停留在那一派有更好的管治方案,而變成了是一種道德審判:對本土派而言,建制派的人甘願作強權的走狗;對建制派而言,維護本土派就是讓少數激進份子的自由,騎刧大眾市民的利益。

雖然香港市民素來聰明又善於應變,面對這眾説紛紜的場面,漸漸明白在多元社會中,公眾人物一聲「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可以對時局持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始終,港人未有從小被培育如何尋求、審視、適應及理順大多數人的利益,正因不少公共領域的議題未必在港決策;誠然我們自小就被教育要竭盡所能力爭上游,自食其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這些才是我們的強項。所以回歸以後,面對不同的理念、願景,不少市民感到無助、無力甚至無奈。可幸的是透過言論自由,多人願意站出來表達關心,姑勿論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是多麼不同,論述的方式各異,仍喜見大夥兒有努力克制,雖然十一月初反釋法的遊行,叫人擔心會否再次釀成類似佔領運動或旺角警民衝突的場面,感謝主,這次的反釋法遊行於凌晨三時左右結束。

當然,在位者也可多嘗試了解現今青年人的殷切索求,雖然市民大部分明白「集體」及社會和諧的重要,無奈眼見多年來透過既有渠道和手法都未能爭取到在位者的改變,於是嘗試採用更激進的表達方式,但似乎這些衝擊只招至更強硬的回應。

或許不少港人相信換了民眾和中國政府的橋樑(特首)有助重建彼此的互信,但可能透過以上種種,各人對學習民主過程和公共議題都已有所改善。冀盼現存機制有效地讓眾人表達、商榷、或尋得共識!

以上是一種對將來把持審慎樂觀的看法,聖經裡提到主耶穌清楚說明祂不會將自己交付給人,正因祂知道萬人及人心所存的,人的心深處往往是謀略、陰暗和私利,政治舞台及民眾的意向也因著種種因素,可以在短時間內呈現反覆,像剛剛揭盅的美國大選,以為能掌握民情的傳媒、民調也大跌眼鏡。曾經當過父母的皆曉得很難對子女説「不」,在公共政策的領域,對現有的政策說不及收緊既存的政策(如收緊移民政策、墮胎及限制同性婚姻法等……),一定惹來反抗。信徒可抱著儆醒禱告的心,也盡力發聲支持政府推行仁愛、公義、持平、尊重信仰和人人平等的措施,盼望多年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能有效監控與制衡總統和來自各方的權力。當然,這也是我們面對香港未來的關注點,讓我們一起禱告記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