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人間有情) 炮彈鋼刀話金門

2016年12月
賴子通

站在叢叢的炮彈殼前,參觀星火四濺的工場,感慨萬千。工人先把彈殼切割成片,再加熱、鎚打、冷卻、細磨、包上一層不銹鋼、裝上刀柄。這就是金門三大特產之首「炮彈鋼刀」。它被譽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背後卻是一段箕豆相煎的血淚史。

1958年8月22日,台灣國防部長俞大維飛抵金門視察。8月23日下午5時許,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在北太武山的水上餐廳宴待俞大維。宴前俞、胡在餐廳前空地交談。山谷忽然橫空爆響,震耳欲聾,數以千計的炮彈如旋風颳雹連環飛來,一時間天崩地裂,鬼哭神嚎。俞、胡血流披面,幸無性命危險;可是身處餐廳的三位將官就被炸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事件震驚中外,台灣增兵金門達十萬。由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中共向大小金門島瘋狂發炮,44天內共發射了48多萬枚,史稱「823金門炮戰」。然而國軍得到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榴彈炮反擊。結果國軍仍能守住大小金門,直至今天。1992年金門解嚴,翌年開放觀光。現時台灣守兵只有三千。

大金門島面積153平方公里,人口13萬。2016年10月和朋友從廈門乘渡輪來到大金門島,親身體驗到小島的清新、寧謐、淳樸,也了解多了國共兩黨近代的恩怨情仇。住在小鎮的民宿,租了電單車作兩天漫遊。無拘無束地游走全島著名的景點和展館。金門廟多,路多,樹多,鳥更多。島上戰爭史蹟纍纍:戰壕、碉堡、坑道、抗戰標語等等伴著昔日彈痕隨處可見。「八二三戰史館」陳列大量當年國共砲戰歷史。攢進「慈湖三角堡」,爬上坦克戰車,走訪機鎗堡、瞭望哨、射口、浴室廁所等,體會軍人在戰堡裡的艱苦生活。「古寧頭戰史館」記錄了當年激烈戰況和將士的犧牲精神。憑弔沙灘長長的反登陸樁(軌條砦),當年國共對峙的慘烈戰況彷彿眼前。島內有百多條自然村,紅瓦石牆、燕尾翹脊、雕棟繪塑……都展現了閩南傳統的建築特色。

戰地變遊地,炮彈變鋼刀,化腐朽為神奇,是金門人的智慧。但願兩岸人民長久和平相處,兄弟共喝一杯道地高粱酒,同嚼一口甘脆的貢糖。《詩篇》說得準:「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