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梁言善語) 摸底‧好

2016年11月

橫洲興建公屋由17,000減至4,000中的「摸底」事件,引來極大的迴響,使人相信「官商鄉黑」真的有聯繫。在此想分享「摸底」的好與壞。

「摸底」是非正式諮詢。重大事件進行前,必需從各方面了解他們的需要及影響,若有較廣泛、深入了解後,作出的政策便不會與受眾的冀望有太大的落差,因已有一定的共識,開會時便不用太多的討論、辯解。

教會推行新措施時,在討論前也需要向不同的人「摸底」,例如:教會要搬往新地方,便需了解會眾對此事情的看法,如:關注長者,了解若遷離原區,他們會否跟大眾往新的地方?若不太願意,又如何安排,因大型諮詢只能看到大概意向,而未能反映「一少撮」人的真正需要。在籌備期間,與這些長者茶聚時自然地傾談,他們在沒有甚麼芥蒂下,容易暢所欲言,這樣收集的民意較容易。

是次市民質疑,乃因他們只是向幾位鄉紳「摸底」,而這些人又有極大利益關連,但卻沒有向那些會直接受影響的平民「摸底」,了解他們被遷拆有甚麼影響,使人覺政府偏重某些有勢力的人士。過去政府在實施重大政策時,會作出全面性的諮詢,甚或「放風」,看民間的反應怎樣,這樣推行較順利。故此「摸底」其實是沒有問題,問題只在於我們要「摸」的對象是誰,是否單一或廣泛、偏頗或全面。

還有,是否有足夠的透明度,讓群眾了解過程及最終目的。昔日尼希米回故鄉重建城牆時,他也先暗自「摸底」,晚上私下繞城,察看哪些地方需重建,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尼2:16)。當有了概念後,很快便召開群眾大會,向他們宣告其計劃、目標及自己的經歷、體會,讓群眾了解,群眾便樂於配合。及後,他安排那些人在其居住附近工作,這節省了往返工作的時間,而且是與自身安危有關,故他們定會更落力、認真工作,這便是他事前「摸底」的果效。

因此,「摸底」並非不好,只是「摸底」的動機、目的、對象如何!及可有記錄作日後討論之用,更重要是正式推行前,可再有全面諮詢及開誠佈公,讓群眾了解。深信處理得宜,要推動的事便能有好的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