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2016年9月

天倫樂:(好好戀愛學堂) 誰是兇手?
天倫樂:(創意教育) 活出概念@一心一意
天倫樂:杜草仁 漫畫
天倫樂:(談婚論嫁) 旋轉木馬上的你和我
天倫樂:(吾家八寶飯) 愛上一個不回家的男人


天倫樂:(好好戀愛學堂) 誰是兇手?

文/李聰敏

港聞:某名店職員因銷售業績不理想,被上級責罵及警告,加上家人反對他與一名失婚女子相戀,最終不堪壓力,選擇從高處墮樓身亡。死者家人及女友聞訊到達醫院,父親對著女友情緒激動地說:「你應有自知之明,你曾經結婚,還經常找我的兒子,現在你害死他了!」

這段新聞在網絡引來熱議,有討論直指死者家人不應干預兒子的感情生活,認為作父親者強詞奪理,歧視失婚女士,痛罵兒子的女友害死兒子,實情是父親的愚昧害死兒子。

從新聞中,讀者無法得知涉事人士的經歷,但記者記錄事情的一刻,死者父親就是逼害者,在這樣的描寫下,讀者看到父親的無理取鬧,也看到女友的滿臉委屈。

逼害者 受害者 拯救者

不過,大家可有想到,在這件事中,父親也是個失去兒子的受害人?也許,在他的角度而言,他擔憂入世未深的兒子被人欺騙,於是阻止這段戀情,希望成為兒子的拯救者。

至於死者,顯然是工作和感情困擾下的受害者;選擇一躍而下,好像以死控訴上司和家庭帶來的壓逼,但報導描述他生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是替女友送上中藥,他也可以是一個護花者、拯救者的角色。

交流分析治療師Karpman(1968)的「心理戲劇三角形」理論指出,人在群體中,不知不覺會進入「逼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的角色,而且各人通常都容易成為其中一種典型。但當一些事情發生,或其中一方的角色起了變化,人亦會從一個角色變成另一個角色,但轉換時亦不易被察覺,也因人際互動的複雜性;而同時成為不同的角色,從上述新聞可見一斑。

負責者

假如死者的父親能意識到兒子不一定是受害者,而是個可以學習成長的人,相信彼此關係可以放鬆一點,自己也不用變成喪子的受害者。又假如死者可以從受害者角色中走出來,多些對自己「護花者」的角色予以肯定,在家庭和職場上捍衛自己,可能情況也有所更新。

在此亦寄語死者女友,若失婚或男友離世,不等於永遠是受害者,當然亦不須化身成逼害者或拯救者。對自己負責,讓時間慢慢把傷口醫治好,美好的生活仍是指日可待。這也是交流分析治療所重視的,願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負責者。

Back to Top


天倫樂:(創意教育) 活出概念@一心一意

文/雷玉蓮

人類在認知的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起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它反映我們對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乃一切想法的模式,概念亦就此奠定及延伸下去。

而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或詞組,例如:每次在接收一位新學員時,我總會在第一堂囑咐他們,只要帶兩個心來上課:一個是開心、一個是專心。我進一步解釋,若同學能開心地學習,腦內即分泌叫安多芬的荷爾蒙,使人愈發喜歡眼前所做的一切事情;倘若不專心學習的話,便會很容易犯錯及被身邊的人教訓,那自然就不開心、不想面對眼前的難處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當同學可以進一步明白開心和專心的概念,兩者有著互動的循環關係,便能鍛鍊起專注力來。唯有在經歷到詞彙或詞組所表達的概念後,再親身體會其中的説法的真實性,那概念才會成就信念――即思想一旦經過了科學的具體驗證,信念便自然地建構起來。

筆者曾經引用耶穌基督的復活故事,闡釋十二門徒如何建立起他們的信念。耶穌生前曾表述過,自己死後三日必然復活、聖靈必然降臨在門徒身上去引領他們,那語言的概念,經過了主耶穌的復活顯現及五旬節聖靈同在的實體驗證後,門徒便擁有至死不移的信心和信念。事實上,歷代也果真有不少的耶穌基督跟隨者,因相信主耶穌為救世主而殉道!

信念即為一個人的信仰、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决心,縱然我們每日都活在資訊澎湃的環境裡,削弱了我們建立信念的信心和體驗。幸好《聖經》尚存確實可信的教導,在《箴言》三章5節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若讀者願意的話,筆者深信,藉著你的決心及專心,信念就自在心中矣!

Back to Top


天倫樂:杜草仁 漫畫

2

Back to Top


天倫樂:(談婚論嫁) 旋轉木馬上的你和我

文/杜婉霞

3夫妻的生活,時高時低。但不論高低,對方也看見,也倍伴,以笑臉為你著緊,以眼神傳遞他的在乎。拜讀過何志滌牧師和羅乃萱師母合著的新書《旋轉木馬上的婚姻滋味》,心頭一暖,巴不得所有曾接受過我婚前輔導服務的未婚夫妻們,婚後都有好日子過,多年後仍恩愛。

認識何牧師夫婦已四份一個世紀。神藉他幫助我從破碎中被建立,當年且為我做了一個非常整全的婚前輔導,果效直到如今!他看著我拍拖、結婚、今日有自己的使命……一面看他的書,一面回想他的教導。他言教及身教如何在家中實踐男人為首,如何愛惜師母,怎樣維繫多年感情,警覺感情在未轉淡前已重燃愛火,化危為機……沒有說教,只如父親教孩子般做人的道理,語調親切,內容實用,例子生活化。懷著謙卑的心來閱讀,必定得益不淺。

個人生活習慣本沒有對與錯,但若堅持對方跟著自己,卻是爭拗的開端。男人和女人對整潔的要求很不一樣。牧師說結婚初期,他是男孩子,不介意集亂,但師母愛整潔。牧師已收拾整潔的抽屜,在師母看來總像「未收拾過」!看到這裡,我笑了!孝國較我整潔,我的烏龍及凌亂,只有孝國見到!結婚多年了,我們也有一種潛移默化,他也降低了他的標準!

夫妻其中一個愛靜,一個愛動,哪又怎樣?師母形容牧師瞻前顧後,步步為營,她卻爛玩和不顧死活;興趣如此大不同,如何協調?哈哈,只好多年來互相影響!牧師間中會動一下,師母也享受慢下來的樂趣。關於親密程度和信任,要不要看對方的手機,可保留多少私隱或秘密,關於私人空間和距離,書中也有從男女不同的角度探討。

在患難中彼此相扶是愛,也是藝術。最低規格的,是表面言語上的安慰,「不用擔心,沒事的!」高規格一點,是帶遭患難偷襲的配偶離開傷心地,到外面散散心。最難得的,是挺身而出,同哭同行……相信這是在困阨沮喪的日子,夫妻能呈現最美麗的圖畫。是的,我在婚姻講座中常說,你信「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嗎?如果你信這為真,那你根本不相信婚姻的本質是一生一世,也不相信配偶會不離不棄,如此,你在婚姻中必會有所保留,亦不會付出你的全部。沒有百分百投入和百分百擺上,婚姻總會打點折扣,不會有百分百滿足。

在這個高舉自我,強調個人感覺和利益的世代,要維繫婚姻,實在不容易,但現在真的有如此活生生的見証人在我面前,我相信現代婚姻仍有出路;因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聖經‧馬太福音》十九章26節)

Back to Top


天倫樂:(吾家八寶飯) 愛上一個不回家的男人

文/李道宏 圖/Ines Lee

1當有人在考慮離婚時,身為牧師的我,即使看似在「很有理」的情況下,也不能草率給予意見,因為不論從社會或信仰的角度,這都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
「牧師,這次他回來,在家裡住了兩個月,原本他說離開前,會拿法院離婚申請表讓我簽字,但是他最後沒有這樣做。」這位姊妹在電話中冷靜地說著。我安靜地聽,也讓她抒發情緒。

每隔三、四個月,她會致電我「報告」婚姻近況。妻子和我都知道,近兩、三年來,因為她丈夫在外地工作,嚴重影響夫妻關係。

「他在家的時候就像一個房客,除非和女兒一起去吃飯時,才會有些對話。不過也沒實質的交流,頂多談談房子、車子這類皮毛瑣事。他說:『有什麼好談?你不要期望我會回心轉意。』」她的聲音沙啞……

她的婚姻出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們夫妻也認識她丈夫。婚姻出問題,雙方一定都有改進空間,很少只是單方面的問題。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分隔那麼遙遠,我們只能為他們夫婦禱告,每隔一段時間,聽她「吐苦水」,並給她一些合乎《聖經》的提醒和夫妻關係的忠告。

「最近,他開始不把薪金存入我們的聯合帳戶!」她突然說。

「那你們的信用卡帳款呢?孩子的學費、保險等等由誰付……」我問。錢和感情之間有種微妙牽扯,顯然他們的關係惡化了。

「我知道他要離婚,但他好像又還捨不得……」她說。

「什麼意思?」我不太懂。

「我把我們一起去餐廳慶祝女兒生日的照片傳給他,告訴他我們很愛他,謝謝他這段在家的日子給我們美好的回憶……他回簡訊給我:『很遺憾,沒有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接著又沒有消息了。」她連連嘆氣。

「這樣吧,雖然他沒有要求你簽字離婚,但他已不將薪金給你,現在你只能記下你們母女的開銷,留個記錄,以備萬一之用。至於其他與家裡相關的花費,你也要盡力弄清楚。」這些只是從現實生活的層面考慮,最重要的應該是她現在對這段婚姻是抱著什麼態度。

牧師是應該從《聖經》的角度勸導改善婚姻,以「愛」去解決。我的建議似乎是律師的指導,對改善婚姻狀況實在沒有幫助。如果我能告訴她的丈夫,我會嘗試用《聖經‧瑪拉基書》二章16節提醒他,上帝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

「我還想到一件也許更重要的事,你應該幫助你女兒,不要讓她受到父母婚姻的影響,要解釋和鼓勵她多與父親聯絡……我知道這是很困難的,但對女兒來說卻是很重要!」我嘆了口氣:「要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你經濟狀況如何?有困難一定要告訴我們。」我誠心地再補上了一句。

Back to Top


2016年9月香港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佳美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