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良師導我前行

2016年9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趙秀華、兆輝、程真、何國鴻、 陸小顏、凌美屏、周簡艷珍

我一向是「乖學生」,非常安靜,從不舉手答問題。在英國唸大學時,同學們踴躍發言,甚至激烈辯論,我仍然平平安安地做觀眾,直至遇到費朗老師。

頭髮和鬍子都斑白,健談幽默、笑容可掬,費朗像個縮水聖誕老人。他不像其他講師講完課便走,而是特別關心留學生,下課後會問我們是否明白他所教的,我也只會點頭說是。當他週末有空,便會約幾個學生去遊覽。他駕車駛入大街小巷,沿途講解英國的文化歷史,分析社會現象。每次遊覽,比起看十本書學到的還多。

有一次,我和香港同學去費朗的家參加篝火晚會(bonfireparty),那是秋天的節日,家家戶戶會把黃葉枯枝掃在一起,生火燒掉時舉行燒烤會。費朗的太太和女兒和我們聊天,我感到溫馨,於是愈講愈多。費朗從未見我說這麼多話,好奇地問:「為何香港學生上課時,總是特別安靜?」「我害怕說錯話。」我回答。「妳又不是首相,說錯話有甚麼大不了?」費朗的回應令我們大笑。「是害怕內容有錯,或是英語文法有錯?」他繼續問。「兩樣都怕!」我坦言。「留學生中,香港學生的英文水準不錯,你們寫的論文成績很好,但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反而非洲或中國內地學生說得更流暢,因為他們不怕講錯。多講多試,是唯一可以令語言進步的方法。」他侃侃而談。「至於說話內容,更不必擔心說錯,學問是從互相交流中學到的。若只是聽課、看書、做功課,那倒不如唸遙距課程,便宜得多。」

費朗的一席話,如當頭棒喝,令我決心改變,不想再做瑟縮後排的「鵪鶉」。費朗也刻意安排了分組討論,讓較安靜的學生們放膽發言。兩個月後,我已經可以在課堂上加入辯論,為了支持我的觀點,我努力找資料,學到很多。我發覺這樣上課很有趣,也不容易打瞌睡,更可愛的是,同學之間不會因立場不同而結怨,反而多了同學找我去打球玩樂。後來才知道,太沉默令人感到有距離。

另一次,費朗問我們,希望將來為社會作出甚麼貢獻?當時我啞口無言,坦白地回答:讀書只是為了個人前途,因為香港是個爭長競短、掙扎求存的地方。他問:「難道香港比非洲窮國更難生存嗎?非洲同學有想過改善國家啊!」我很慚愧,於是自此便多些留意社會需要,也想及自己可以做些甚麼。

一直以來,我對老師既敬又畏,常感到老師們操控生殺大權,使我看重在考試壓力下的生存技巧,但相信這並非老師們的理念。留學的經驗使我體驗到,真正能啓發學生的,是能夠在亦師亦友的關係中發揮創意,反省自己,探求人生。但願香港的教育制度能有所改善,減輕師生間的壓力,讓老師有更多時間關心學生。

今天,我經常在工作上鼓勵同事提出建議,說話錯了可以修正,沒甚麼大不了。不論職位高低,很多同事都有創新的意念,解決了不少難題。我也關心社會,努力為香港出一分力。這些都是從費朗老師學到的功課,使我終身受用。

其他專題文章

專題:(社論) 愛─最具威力的教育
專題:尊師重道
專題:我的教學理想
專題:最重要的學習─生命優次
專題:良師導我前行
專題: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專題:教學,遊學,老師也在學

2016年9月香港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佳美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