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自立還是孤立? 從「脫歐」看民粹主義的浪潮

2016年8月
作者團隊/李炳光牧師,雷競業博士,許朝英社長,梁永善牧師,梁林天慧博士,吳思源先生

論震撼性,過去一個月的國際大新聞,首推英國公投決定要脫離歐盟,以下簡稱為「脫歐」事件。要討論脫歐的成因和後果,自然可以從背景、經濟利益、政治角力等因素著手。

歐盟動靜 • 影響全球

歐盟目前有28個成員國,都是在歐洲內的國家,大部分是經濟富庶的已發展國家。歐盟的人口約五億,不足世界的十分之一,但它的名義國民生產值,卻佔全球生產值近四份之一,所以歐盟的一舉一動,都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

除了經濟上的影響力,歐盟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發展,也代表了全球的前衛發展方向,比如歐盟對人權的了解,往往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當香港的終審法庭在裁定變性人W小姐的結婚權利時,也是引用歐洲人權法庭的論據。政治方面,歐盟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主義(Liberal Democracy)的代表,也是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分子,常常仰望的民主典範。

歐盟理想 • 戰後產物

歐盟的夢想,源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特別是歐陸的兩個大國――德國和法國,它們經歷了兩次慘痛的戰亂,兩國的人民,都盡力去避免同樣的慘劇再發生。當時的看法,是想透過更緊密的政治和經濟合作,讓歐洲各國的人民,可以在經濟、文化、以至人口遷移等多方面的交流,透過互相了解、建立友誼和共同的經濟利益,拆毀國與國之間的誤解和敵視,從而建立一個和平繁榮的西歐。

1957年,德、法、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個國家簽署羅馬修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後來,加入共同體的國家日增,共同合作的範圍日廣。1993年,馬斯特里赫條約(Maastricht Treaty)正式啟動,代表歐盟的誕生。不過,歐盟的共同政府和個別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在過去20多年間,仍在不斷演進,大體上是慢慢地朝向更統一性的管理;直至這次英國脫歐,使人不禁要問:歐盟和歐洲的政治經濟合作,前途將會如何?

英眾脫歐 • 其來有自

對歐洲普通人民來說,這些宏觀的計劃可能顯得遙遠,未有切身關係。反過來説,在英國脫歐公投前的討論中,集中點是英國的政治法律自主、英國國民要貢獻多少錢給歐盟政府,要如何付出巨大的代價,去照顧源源不斷湧入的難民,或從東歐來的合法民工。雖然脫歐陣營在這幾個議題上,資料頗為誇張,但對很多人卻具說服力,反映了一般英國人,並不太關心歐洲或英國的長遠方向,他們關心的是自身和今日的利益。

有趣的是這次公投,更多年長的一輩竟然支持脱歐,可能他們因既有的人生經驗,憧憬著脫歐的英國更能自主,讓那些「外國勢力」不再干擾他們的生活,讓英國努力恢復昔日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輝煌歷史。另一方面,大城市的居民和小鎭有不同的取向,倫敦的投票結果,以大比例支持留歐,表示英國的經濟和文化菁英,大部分都支持留歐。總理卡梅倫以自己的背景推算民意,以為透過公投可平息脫歐派的死纏爛打,沒想到盤算錯誤,提出公投,落得今天的亂局。

留歐理想 • 難以為繼

由此可見,要維繫一個政策或治理國家,達成國民的意願和最大利益,真是談何容易。社會中不同的階層,有著不同的利益取向,投票時往往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投票的結果讓這方得益,就會使另一方失利。從另一個角度看,即使是在「民主國家」,領導階層與普羅大眾的思維和關心的項目,也大相逕庭、相去甚遠。即使歐盟的構思,在過去被看為大膽創新,也似乎對團結歐陸各國有重大優勢,但時移世易,今天的英國國民,未能感受到留歐的具體好處,商家、企業、財經界的跨國(Globalization)利益,未能惠及本國民眾,留歐令國民擔心其自身利益,變得更不被重視和難以捉摸。

數年前發生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及隨後的金融海嘯,一下子使全球很多人的畢生積蓄,成為泡影,到現在還心有餘悸。促成了一般人對傳統的經濟和政治菁英,敵視和不信任;帶來民粹主義升温,各人更重視捍衞自身的權益。

民粹抬頭 • 加強脫歐

甚麼是民粹主義?坊間沒有劃一的定義,我們且把它定義為「簡化的敵我政治遊戲」。「我們」就是這政治共同體的主人,「他們」就是破壞我們利益的人、是問題的來源;「我們」需要一位堅強有力的領袖,去保護「我們」的利益,趕走「他們」;這樣,「我們」就可以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如果這個「我們」是傳統的英國白人,「他們」就是歐盟的官僚;如果「我們」是傳統的美國白人,「他們」可能是穆斯林移民或中國的出口商;如果「我們」是「文明」的香港人,「他們」就是內地來的「蝗蟲」;如果我們是「奉公守法」的香港市民,「他們」就是那些所謂的民主戰士。對民粹主義者來說,民主只是一種手段,讓「我們」能奪得權力,打敗「他們」;擁護民主的動機,已不再是出於對他人的尊重。傳統的政治和經濟領袖,多是妥協的專家,也是民粹主義鄙視的領袖。

遵囑聖經 • 行義扶弱

《聖經》講到人心極壞、難以看透。人類的歷史,是一幕幕弱肉強食、持強凌弱的戲碼,無論是國家、區域、國際政壇,這都是不變的定律;政策和朝代不斷更替,但「日光之下無新事」。從政者只能把持最良好的意願,透過辛苦建成的民主制度,減低有權勢者對市民帶來的殺傷力。但地上的民主,永遠難建立起天國!我們其中一位筆者,曾久居楓葉國達十多年,該國有叫人羨慕的福利和民主制度,但貧困、暴力、政治冷感及其他困擾,彼彼皆是,居民都曉得:那裡絕非「烏托邦」。

這樣看來,信徒以客旅身分居於世間,是否應自求多福,少管閒事,但求守護家人和勤力工作,參與教會事工就已足夠?筆者不敢苟同。我們既然明白人性的弱點,也深知人所建立的制度,往往有其限制和短暫性;正因如此,我們應當少一點追求個人的榮譽和利益。與此同時,當我們每天與那位重視慈愛、公義、誠信的上帝交往,更應從《聖經》中知道祂討厭欺壓鄰舍、中飽私囊等惡行。我們可否每天在辦公室和身處的社區內,為守護公平、支持正直不阿、鼓勵和關心新進者,為弱勢者盡上綿力?又或積極關注時事,參與表達意見,選賢與能,推進社會的整體福祉?能否以積極樂觀的精神,去證明民粹主義,並非紛亂社會中的唯一出路?

2016年8月香港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佳美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