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2016年6月

(小草無聲) 執怨
(窗內有情) 《十年》
(傳媒春秋) 「文革」50周年
(一線之差) 基督徒的飾物
(人間有情) 帶著陶詩去旅行
(師心童心) 這個世界不太冷
(讀得自在) 友直、友諒、友多聞
(江山如「話」) 電車人生


(小草無聲) 執怨

文/陳兆儀

執怨,意思是:執著地、固執地、堅持地抱怨—— 怨恨。

認識一位老祖母,80歲,一生中見過的人不少,偏偏心中只有一人,她恨的鄉間的婆婆。婆婆早已作古,卻如影隨形追逐身旁。老祖母明明正高高興興地呷著一口香茶,突然怒目猙獰道:「那時候我不過口渴極了, 偷喝你一口香茶,你這個做婆婆的,就當著親戚鄉里的面,一巴掌一巴掌打下來,羞辱我!」

氣得一張面變紫,雙眼泛紅。原來直到今天,這位擁有三個女兒、七個孫子、生活優渥的老祖母還天天挨巴掌呢。她不放開死去經年的婆婆,等於不放過自己。聽聽,她一面看電視的選美比賽,又罵道:「那個老不死、因為我生不出兒子、叫我丈夫立妾、天殺的!」從此祖母就把人生千百種坎坷,直往罪魁禍首身上推,認為一切都是給她害的!

別以為目不識丁的祖母才執怨,人人都會任由過去的傷害繼續宰割自己,死命抓住一隻代罪羔羊,一切由他負全責! 不是說讓別人傷害一次已經太多了嗎?為何還要繼續任由他傷害、侮辱、踐踏,繼續做一個受害人、犧牲者?扭轉劣勢,是決心的問題,也關乎能力。

有一位姊妹生意失敗,申請破產,丈夫承受不了壓力,另找女人安慰去了,夫妻不是同林鳥。諷刺的是,面對艱難困境,首先飛走的往往是雄鳥、脆弱怯懦的丈夫。姊妹想死,想離婚,想報復,整天咒罵哭號,狀如瘋婦,心懷怨毒。直到有一天,深愛她的主抓住她,對她說:「女兒,原諒他!」

「什麼?你吩咐我什麼都可以,除了原諒他!我不會做!也做不到!」

「我請你原諒他,因為我愛你,我是你的天父,何忍叫你再受傷害, 被怨毒驅趕,被忿恨奴役,身心耗損。除了原諒,孩子,別無出路。」

「可是,他根本不知悔改,並未請求原諒。」

「不須受他左右,原諒他,是你和我的事。你願意嗎?」

「我做不到,完全不可能。」

「只要你願意,就做得到。孩子,你靠自己的能力無法愛仇敵, 所以,我為你死。關鍵在你是否願意,你願意把你的怨恨交我手中, 由我決定,學習原諒的功課嗎?孩子,我所愛的,我甘心捨命相救相愛的孩子呀,我願意你得釋放和自由,得平安與快樂,而不是被怨毒傷害一生,這不是出於律法,而是出於我對你的愛。請下定決心,接受我的幫助吧!」

Back to Top


(窗內有情) 《十年》

文/樂人

香港電影《十年》,由五位導演各自執導的短片合輯而成,均是以香港十年後的光景作題材。本文並無意評論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議題, 可是,看完這套電影,身為本港最大的公管醫療團隊一份子,想到香港十年後的公營醫療服務, 都感受到如影片中所發放的一種信息,就是無力感!影片中描述困局所帶來的無力感,終於引領抗爭者步向自毀之路。

在現今公營醫療制度的千瘡百孔下,現職醫生常處於長期超時工作及欠缺足夠支援的困局。要解決如此沉重的壓力,唯一的出路就是跳槽,流向私營醫療機構或是私人執業。私人執業可更有空間實踐醫者的使命!早於2011 年,香港醫學會已發表過文章, 指出公立醫院醫生長期的人手流失問題,醫生平均只有三分鐘時間用於一個病人身上,夜更當值醫生人數,更加不能應付實際需要。醫生問症的時間倉卒,遑論有足夠時間、精力跟進病人的情況。在缺乏足夠休息的情況下, 醫生的判斷容易出錯,甚至可導致不必要的醫療事故。

現時公立醫院提供的住院服務已經佔了整體九成。雖然政府在今年五月初發表計劃,預留2,000 億元推動十年發展計劃,以擴充和提升醫療設施,預期在未來十年,醫院將可增加5,000 張病床及大約90個手術室。可是,人手從何而來?有多少人手可用來照顧這些新增設病床上的病人,和新增設的手術室病人?硬件固然重要,但是人才培訓及挽留資深醫護,更加不能忽略!

雖然,醫管局有計劃未來十年會額外招聘 2,500 名醫生、8,600 名護士以及 2,600 名專職醫療人員,以應付需要,但是,平均每年的數字, 再扣除流失人數,都只是每年多聘100至200位醫生。而且,可分派去各區醫院, 再分派到各專科工作的,真是寥寥可數!政府亦計劃增加醫科生學位,但可知道畢業的醫科生需要培訓6至10 年的時間才能勝任工作,甚至要有更多年的努力,才能填補資深醫生的空缺。若拍攝《十年》的電影監製想拍續集,不妨考慮以醫院做場景,醫療服務為題材。不需幻想或探索十年後的香港醫療服務會變成如何,作為醫護人員的沉重感、無力感和困局,已經歷歷在目!

Back to Top


(傳媒春秋) 「文革」50周年

文/老冠祥

2016 年是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爆發50周年的紀念日子, 但是國內外媒體對這宗影響全中國人的歷史大事,卻有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簡單來說,是「外熱內冷」。

西方媒體對「文革」十分熱衷。主流的《紐約時報中文網站》,頭版的照片都是「文革」時期的舊照,令人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網站有多篇關於「文革」的文章。BBC中文網更弄了一個新聞專題「文革十年」。該網站也發表了一篇《文革50周年紀念日:網絡熱議,官媒沉默》的深度報導。

跟中國關係十分緊張, 卻一直關注中國發展的日本媒體,對「文革」沒有西方媒體那般高調。以日本主流報章《朝日新聞》中文版來說,沒有看到有關中國大陸「文革」的報導。但如你用該網站的尋索器去搜尋「文革」關鍵詞時, 倒可找到不少有關以「文革」為題的文章。

香港的《南早中文》網站製作了「文革50周年的歷史故事」。《明報》網站也沒有找到「文革」題材的蹤影。

台灣的媒體對「文革」的題材也沒太大的興趣, 在台灣主流的《中時電子報》中,只找到一篇由徐尚禮撰寫的《文革50周年日,外媒熱北京冷》。《聯合報》網站倒有一個「文革50周年」的特輯。親綠營的《自由時報》電子報一如所料,沒有任何關於「文革」的資料。

東南亞的中文媒體對「文革」似乎也沒有興趣。在「南洋網」上找不到有關「文革」的報導。

「文革」摧毀了一切有形的「宗教」,但「紅衛兵」的狂熱卻像另一種形式的「宗教」。「文革」之後,中國人信仰各種宗教的人數不減反大增,基督教便是其中之一,這恐怕令一些人意想不到。

Back to Top


(一線之差) 基督徒的飾物

文/陳慧忠

我沒有配戴飾物的習慣,除了無名指上那形影不離、已經磨損得光滑變形的結婚戒指之外,就是頸項上母親早年送我、囑咐我要經常配戴的一個白金十字架。初時戴得不慣,覺得是一種負累枷鎖,後來習慣了,偶然因事脫下了,竟然在感覺上略有所失。年來這些如影隨形的飾物,已經不再是飾物,而彷彿成為了身體不為人知的一部份。有一天,有一位姊妹留意到那不慎跑到外面十字架,告訴我這閃閃生輝的飾物很好看,令我非常難為情,尷尬不已。「你們凡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聖經‧加拉太書》3:27),相信母親送我十架、又堅持我時常配戴的意思,是提醒我要時刻披戴基督。

早前替教會預備主日早餐時,需要不時採購數量不少的麵包。在坊間找到一間小店,有不少適合的出品,於是打算和店主商討一下定期訂購麵包的事宜,希望可以通容預訂方式。無奈銖錙必算的老闆,堅持收足現金才能訂購,見錢開眼,不容許電話落單。對我來說,提早幾天親到付款訂購不足二百元的麵包,連泊車各樣的折騰不方便,已是半個早上的功夫了。老闆娘一面認真,不苟言笑,既執著又拘謹。本來別人不肯將就,無可厚非,也不必強人所難,將一己的方便強加諸人。無奈在言談之間,我瞥見懸在她胸前閃閃發亮的十字架,相信她也是主內的姊妹,但遺憾的是,她缺少了基督徒應有的平安喜樂和主內的包容。其後在不同地方再有數面之緣,老闆娘好像不再認識我,臉上也總是那樣的冷漠無情,面帶寒霜,也從未見她展現任何的一絲歡容。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主耶穌告訴我們在世上會有逃避不了的苦難,但是祂保證我們會有從祂而來的平安。保羅也勸勉我們在困苦中,一些好像違反人性的回應──「要常常喜樂, 不住地禱告,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加前書》5:16-18)。主耶穌勸誡我們:「你們是地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們的光也要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3-14,16)

「一個僕人不能服侍兩個主;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服侍上帝,又服侍瑪門。」(《路加福音》16:13)

人對金錢的態度,最容易把人真正的內心世界表露無遺,在不知不覺間將刻意埋藏在外表下的真正本性出賣。基督徒作鹽、作光的光華,在財富的陰影下顯得暗淡無光。以人生的豐盛而言,財富充其量只是達至豐盛的其中一個途徑。其實生命的豐盛,更不在乎擁有財富的多寡。在主耶穌的眼中,捐獻養生所有兩個小錢的寡婦,比那個奉上財產中九牛一毛的財主強得多了。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只顧滿足肉體,去放縱私慾。」(《羅馬書》13:14 )

在世人目光中披戴基督飾物的人,其實不及真正披戴基督的信徒。真正的基督跟隨者,以平安喜樂掛在臉上作裝飾,而不是以衣飾作飾物,因為以此為主作鹽、作光、作見證來榮耀祂,更能夠討祂的喜悅,而披戴基督更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定的旨意。

Back to Top


(人間有情) 帶著陶詩去旅行

文/賴子通

他,帶著矛盾去做官。二十歲時開始游宦生涯,可惜耿直清廉的性格,大濟蒼生的抱負,與他在官場上屢屢糾結的虛偽與黑暗,格格不入。最終「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掛冠歸田園,精神上感到極大的解脫。陶淵明辭官歸隱次年,寫下《歸園田居》共五首詩組,分別從辭官場、聚親朋、樂農事、訪故舊、歡夜飲的角度,描繪了詩人豐富充實、樂在其中的隱居生活。《歸園田居》第五首詩人描述歸途之景及歸家後與鄰居共飲之樂: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日入室中闇,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淵明扶著手杖,獨自悵然地走在崎嶇而長滿荊榛的回家小路上。山澗流水清澈見底,用來洗一洗走得發燙的腳實可振奮精神。濾好家中新釀的美酒,烹一隻雞,請來鄰居大塊朵頤,舉碗痛飲。日落後室內昏暗,沒有明燭可燃柴薪來代替。歡興正濃只恨夜太短,杯上杯落不知不覺又見旭日初昇。

「沖澹」即沖和淡泊,平淡而有味,正好概括了陶詩的風格。而「真實」、「自然」是構成「沖澹」的兩大元素。情感之真:山澗濯足之樂,以酒以雞招待鄰舍之熱情。取材之真:「榛曲、山澗、酒、雞、荊薪、日入、明燭、天旭」無不是引人共鳴的平常生活素材。說理之真:寄景寓情,指出人生苦短,虛耗於形形役役,不如與鄰共飲,一醉到天明。凡事樂天知命,隨遇而安。

語言之自然:本詩十句,隔句押韻,「曲、足、局、燭、旭」全為入聲且一韻到底,極富音樂美。全篇用字簡樸自然,無驚世之言,無比興對偶,無煉字典故。表達自然:詩人如老圃閑農談家事,把眼前所見信手揮就,不事雕飾。有累直說,有酒有雞就呼鄰喚友共享。結構不求曲折,以起承轉合簡約寫成。寫景由遠而近有層次,寫情有推移。有榛徑山澗之靜與殺雞舉杯之動的對比,也有悵恨疲累與開懷暢飲的對照。

陶淵明在詩中表現了不同流合污的品德,甘於淡泊的情操,追求樸靜從容的生活,深信這榜樣能給予今天身處政治擾攘及經濟下行的香港人,一種可以抗拒濁流,安閑自足的力量。

Back to Top


(師心童心) 這個世界不太冷

文/曹綺雯

有一位朋友患上了家族性的遺傳疾病──小腦萎縮症,他正值壯年,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遽然病發,走路不穩,手眼不協調,說話不清,眼有重影,並因此失去了他當社工的專業工作,終日要坐在輪椅上。可是,這位朋友、阿Ben,失去了健康但卻沒有失去意志,更沒有失去信心,他以他的有限,創造了無限,最近出版了一本攝影集。

他在序言中,以吃苦瓜喻意品嚐生命中的另類美味,幽默而富哲理。在書後他寫下對家人、朋友的感謝。他說:「一切在生命中曾攙扶過我的人,謝謝您們。在我生命中經常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天使,如看更的嬸嬸,飯店的侍應,許多不知名的善心路人,復康巴的車長……雖然只是一下舉手之勞,便免卻我們生活中不少的制肘,令我感受到人間有情。這個世界不太冷。」

敏銳的心靈,讓阿Ben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感悟大自然的美,驚嘆造物主的創造奇工。他以「感恩!讚美!」作為結集的命名,甚有意思。當中分享了兩首他心愛的歌曲《足印》、《晴天,雨天》,道出了他喜樂平安的泉源。

照片也許不是什麼攝影沙龍之作,但請聽他說:「在攝影的過程中,我常忘掉自身的限制和不足。」我們試想想一位手部顫震,連轉動身軀也不很順暢的朋友,怎樣冒著一不留神便滑掉攝影機的危險,把觸動他心靈的景象一張一張拍攝下來?憑著這份勇氣和堅持,照片已添加了不一樣的份量;攝影集,更呈現出不一樣的生命力!

Back to Top


(讀得自在) 友直、友諒、友多聞

文/吳思源

「有些人成為我的摯友,
有些人成為我的夥伴,
有些人根本素昧生平。
他們的微笑與支持;
他們的體貼與情愛;
他們的激勵與提攜;
就像在黑夜的渡口,
施放一束又一束璀璨的煙花。」
張曼娟著《煙花渡口》

人生需要朋友。

在澳洲的小兒子告訴我,他同屋的香港友人腸胃炎,半夜要送往醫院,他陪他直至翌日早上要上班;下班後即趕到醫院探候他。到友人出院回家,小兒子每天早上先為他燒一鍋白粥,待他作午、晚餐吃。如此差不多一個星期,友人才康復過來。

我問小兒子那幾天勞累嗎?他說不要緊,燒燒粥而已,只要朋友康復,那就好了。我為小兒子能夠成為別人的好朋友感到欣慰。有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今天你幫助朋友,有一天也需要朋友的幫助。

交朋友,中國人也有獨到的見解。「友直、友諒、友多聞」是三個最重要的原則。首先,朋友必須正直無偽,即今天我們常說的「有誠信」。其次,朋友必須對人體諒,待人以善。第三,朋友必須有學問和見識廣博,而不是淺陋如井底之蛙。

台灣女作家張曼娟,曾以細膩的文字寫道人如何需要有朋友:

「我始終是站在渡口的那個人。
有時意興昂揚,有時茫然失據,
或許一直堅持著擺渡的心願,
卻被許多人與許多故事擺渡,
渡過一個又一個,
生命裡的險灘與深潭。」

Back to Top


(江山如「話」) 電車人生

文/李碧如

最近看了一齣拍於2011年的日本電影《阪急電車之15分鐘的奇迹》,很佩服日本人能夠把平常事物寫得溫暖感人。

阪急電車是大阪市日常交通工具,其中今津線一段只得八個車站,從寶塚市出發到西宮北口折返,車程十五分鐘。主婦小說家有川浩把短短車程寫出人生喜怒哀樂,而編劇岡田惠和又把故事改編得極為出色,整齣電影流暢舒服。

故事從失戀的白領開始,不同的角色都乘坐阪急電車往返於今津線上。他們偶遇,或擦身而過,或相遇交談,引出不同的溫馨故事。寫得最好的是帶著孫女乘車的老奶奶,她在戲裏幾次發揮「薑是老的辣」這作用:安慰失意女子,勸她別糾纏於逝去戀情,鼓勵她走出陰影。失意時不向熟人傾訴,以免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話柄;反而萍水相逢,向偶遇者坦然講述,竟能獲得治癒,是大有可能的事,何況電影中的老奶奶人情練達,完全可以信賴。

另一片段大快入心:一群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歐巴桑(大嬸),她們有些閒錢,整天乘車這裏那裏去試食,可憐其中一個家境拮据的主婦,怕得罪這群與兒子同校的家長,勉為其難跟著她們到處狂食,一方面錢包超負荷,一方面胃納吃不消,最後只好衝出月台嘔吐,而大媽們繼續在車內高談闊論旁若無人。最後又是老奶奶出馬,把她們罵個狗血淋頭。日本人大多注重公共禮儀,尤其婦女總是安安靜靜,溫溫柔柔,這樣子的無禮倒也少見;反而是香港公車上,經常有人高聲講電話,什麼私隱都迫人聽得清清楚楚,十分無奈。

人生如客旅,多少悲歡離合,都在上車下車間發生,電影提醒我們要珍惜共處同一車廂的時光。

Back to Top


2016年6月香港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