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星街小區」 沒落的人文風景

2016年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賴子通、劉婉瑜、賴秋玲、趙秀華、謝陳慧珊、周簡艷珍

1-2

萬茂里私家天橋 直達太古廣場第三座

1-5

一碗麵VS德如茶餐廳

走進大街小巷,探索不同社區,偶爾會遇到特色小店,充滿生活氣息,有濃濃的人情味。但在城市發展和追求經濟效益的前提下,舊區遷拆重建,面目全非,小街巷和特色店舖的日漸消失,街坊鄰里的關係被拆毀,只剩下商場與天橋,以及老街坊記憶中的舊區生活。香港漸漸由漁港發展為亞洲國際都會,再由推土機活化出一個「美好家園」,消費符號和進步指標橫流,地標式建築物和都市新形式打造出嶄新的權力地景,意圖重塑我們對城市的感知和想像。今期我們將探討城市發展下「被消失」的人文空間,透過幾個舊區的?事重構城市的文化記憶。

2007年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中,提到保育及活化灣仔舊區。當中活化日街、月街、星街、永豐街等一帶,打造成「星街小區」,由香港政府與太古地產聯手進行。日街、月街、星街的名稱取義於《三字經》:「三光者,日月星。」原來與香港的第一間發電廠所在地有關。

官商打造「星街小區」

橫跨皇后大道東的行人天橋,緊接萬茂里的私家天橋,直達雄偉高聳的太古廣場第三座。從灣仔西陲進入「星街小區」,劈頭見到「官商合作」的威力。太古廣場第三座對面豪氣的星域軒,又是地產商的傑作,早已替代被認為土氣的唐樓,當然升價倍計了。

活化吞噬舊業

「星街小區」裡的日、月、星街、永豐街、聖佛蘭士等街的店舖,充斥著高檔消費的各式餐廳、酒吧、型格畫廊、特色傢俱店、Spa美容、手袋衣飾店等。從前日、月、星街店舖多從事商業用印刷、車房、士多,食品批發等,然而這都是地產商認定不夠品味的店舖,未能為「消費文化」效勞,被活化後在小區裡幾乎絕跡。記者在區內光明街赫然發現一間碩果僅存的大眾化「德如茶餐廳」,與星街2號,150元一碗牛肉麵的「一碗麵餐廳」相比,價錢是天壤之別。

主題市集凋謝

早在2007年以前,秀華坊是一個創意主題市集,佈滿各式原創手作工藝、書畫、紮染等等,洋溢著創意文藝氛圍。自小區打造工程介入,這些文藝創意小店抵不住大幅加租而一一搬離。其實地產商打造小區的原意,正是想吸引嚮往生活美學的中產階層,可惜他們帶頭引入高檔商戶,攫取最高租金回報,犧牲了這類富獨特性的主題街。再者,進駐小區的店舖缺乏本土特色,少有文化及深度藝術元素,似未能滿足悠閒消費,著重生活質素的中產階級,頂多是一個複製的初級蘇豪或銀座,與小區內居民的生活與消費模式,顯得格格不入。斜斜的聖佛蘭士街盡頭是嘉諾撒聖方濟各小學,這所名校吸引不少外來租客,也填補了因小區租金飆升而離開的舊租客。過客對甚麼舊日人文風景不怎樣關心了。

美化外觀佈景板

發展商又借助美化區內空間,藉以提升小區格調,例如美東花園及光明街兒童遊樂場,以連續的波浪形圍欄取代高牆,又裝上光纖照明裝置,製造柔和氣氛;日街的垃圾站化身為荷蘭幾何形體派大師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的名畫等。這些藝術化空間佈局,只不過是當初地產商爭取承辦時的花巧伎倆, 也是高消費場所的佈景板。這些「佈景板」抹去過去的多元的街道文化和市民的集體回憶。

人情關係是小區靈魂

1-3

座落星街蒙得里安 (Piet Mondrian)的名畫垃圾站

發展商賺盡的思維、舊有商舖消失、主題街湮沒、缺乏本土特色及深層藝術場所、過客少理人文元素等等,都令人文風景裡最重要的元素:「人情味和社區關係」褪色、剝落,這個小區就喪失了靈魂。

團結奪回「城市權」

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提出了城市權(right to the city)的觀念:城市權不是回復到舊城的權利,而是對城市生活轉化與更新的權利。當空間改變,所有受影響的城市人都該有權參與決定,而非限於地主、屋主或股東本身。「星街小區」沒落的人文風景提醒我們,政府與地產商對市區重建的思維, 往往不是為了原區居民可以創造與找尋更切合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珍貴的集體回憶,而是更多為了配合城市的經濟發展。因此我們要關注具獨特人文風景的舊區隨時遭到蹂躪,要集合民間力量出來爭取「城市權」。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文化保育 開倒車
「星街小區」 沒落的人文風景
拆不掉的人情味
形塑不一樣的 城市面貌
聖經‧土地‧關懷
逐漸消失的老店

2016年2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