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遠鬼神如何敬之!?

2016年2月
文/姚錦燊

本專欄用我國古代語言傳福音,將耶穌教訓植入漢代語境。耶穌生於羅馬帝國(大秦國)正值漢朝,本文乃寫一位漢朝信道者,從一本載錄耶穌言行的《耶穌論語》及口述使徒教訓認識福音,由經史入道,多方求證, 從人本思想轉而安身立命於上帝為本的基督救恩。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有個學生問他智慧是什麼, 孔子回答:「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智慧) 矣。」有人拿這句話去想像孔子是個純理性主義者,信奉無神論,恐怕是誤解孔子了。這話的意思是,我們要專注使人民走向公義,嚴肅對待鬼神,但不用接近他們,這就是智慧了。1

孔子叫人「遠鬼神」,難道不算反宗教?在《論語‧鄉黨》裡,孔子說:「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儺,是一種宗教儀式,孔子教人參加的時候要穿禮服立於東面台階, 他當然不是反對宗教。各種記載顯示,孔子一生都帶著參與宗教活動的痕跡。

我們首先要了解孔子時代的社會和宗教背景,他為什麼「遠鬼神」。夏、商、周三代,上下二千年,有文治、有武功,但宗教卻有不少問題。我民自古相信天人合一,但是天人迥異,如何合一?歷世政權將宗教和政治一體化,天子(君王)自視為獲得上天授權的統治者,按照神授的意旨去管理百姓,指導百姓生活。

但黎民怎知天意呢?那就得靠統治者委派一些統稱為「巫」的專業人士去溝通神靈,有天神、人鬼、地示, 上天下地,不一而足,這些專業巫師使用占卜、降神(神靈附體)、獻祭、群宴去接觸靈界,實際上是充滿迷信和迷惑色彩的事情。

孔子之世,周室衰落,除了政治混亂,也出現宗教失控, 民間的混亂和迷惑無以復加,此所以孔子說「遠鬼神」, 他更在《論語‧述而》說:「子不語:怪、力、亂、神。」

但是這位周遊教化的孔子,個人卻一直保持祖先傳承對「天」的深刻信仰,最高的宗教感召不是來自鬼神,而是來自天。天,是孔子道德倫理價值的根源,也是他教訓的靈感泉源。《論語‧八佾》記載,有人問孔子要拜那種、那些的神祗,他斬釘截鐵回答:「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2

孔子間接又承認,他自己要在這個青黃不接的世代,撥亂反正,擔當「先知」角色,《論語‧八佾》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就是號召民眾來聽教化的鈴子,孔子深深感受一種天召使命。

孔子清楚指示,對信仰應持嚴肅態度,就是「敬」。《論語‧為政》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敬的態度是不妄議,不輕篾,心存謙卑,在天地間追尋真理之大道。體現敬的表現,就是誠。

大哉,《耶穌論語》151頁,聖主耶穌一生的傳道,可用一句話概括形容,那是別人對他的評語:「……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3耶穌的教訓不深奧、不浮誇、實事求是,直指人心,但是耶穌的弟弟猶大和門徒彼得,卻指出當世之人為什麼不能領會聖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則「隨從私慾」,對真理卻是「好譏誚」,4人愛好妄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便不能夠以敬以誠尋求上帝。

讀者互動坊。問題:你認為孔子是個無神論者嗎?請回答問題,寄回或傳回本報,即贈《耶穌論語》一本。歡迎與作者交流: kamsinfo@hkstar.com。

1) 參楊伯峻譯注。 2) 部分資料參余英時著,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第5章,孔子與巫傳統。臺北:經聯,2014。 3) 《聖經‧路加福音》廿章21節。 4) 《聖經‧彼得後書》三章3節,《猶大書》18節。

其他生命線文章

(梁言善語) 敏感
(雲中彩虹) 默然愛你
(耶穌論語) 遠鬼神如何敬之!?

2016年2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