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 (讀得自在) 勿做懶人

2015年9月
文/吳思源

「懶的人實在沒有懂得學問的興趣。學問本來是乾燥東西,而正確方法是建築在正確材料上的,像西方的牛頓那樣的正確。我們中國要研究有結果,最要緊的,是要到自然界去找自然材料。做文學的更要到民間,到家庭去找材料。」 (《跟著自己的興趣走》胡適)

以前香港的中學生多唸過胡適的作品,因為國文課總有一兩篇胡適的文章,所以一提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多知道是出自胡適。

胡適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學者,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師承美國哲學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提出治學必須嚴謹, 必須依循「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基本原則。其實對胡適來說,這個原則不單適用於治學,也適用於修身為人,因為人生路途滿佈問題,要一一解決這些問題, 必須有適當的方法,而「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也就是不可或缺的態度。

在《跟著自己的興趣走》文集裡,結集了好幾篇胡適先生對大學生的演辭。讀著這些演辭,覺得那時代的大學生很幸福,因為他們有機會受教於這位賢師。胡適先生愛學生如子弟,他的忠告出自內心,語重心長,不落俗套,也絕不抽空浮誇。

例如,他鼓勵大學生選科, 要根據「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原則,不要人云亦云, 而是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在,再加上能力所及。至於畢業的大學生,要進入社會了,他又提出三味「防身藥」:「問題丹」、「興趣散」和「信心湯」,意思是初出茅廬,必須具備「發問」或「求知」的態度,還有生活的情趣與嗜好,再加上做人處事的信心。

胡適先生還指出,做人必須勤奮,腳踏實地,每件事尋根究柢。他說:「懶的人實在沒有懂得學問的興趣。」其實懶人不單沒有尋求學問的興趣, 即使做人和生活的興趣也沒有。差不多一百年前,胡適先生叫我們多找材料,不論是自然材料,或民間和家庭材料, 但一百年後的這一代,每天只盯著智能手機的小螢屏,甚麼「材料」也欠奉。

其他耳聽八方文章

(讀得自在) 勿做懶人
( 江山如「話」) 行旅‧省思
(師心童心) 圓滿句號
(窗內有情) 提防陷阱
(人間有情) 張麵人
(傳媒春秋) 梁家榮 任廣播處長
(一線之差) 能力屬乎上帝
(小草無聲) 痛苦無限大

2015年9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基督教服務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