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無依一族

2015年8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鄧玉蘭、黃鳳儀、趙秀華、劉婉瑜、蔡忞、周簡艷珍

讓孩子從小學習關愛長者

讓孩子從小學習關愛長者

露宿天橋底的長者

露宿天橋底的長者

露宿天橋底的長者

露宿天橋底的長者

尋找食物的婆婆

尋找食物的婆婆

執紙皮的婆婆

執紙皮的婆婆

香港被譽為先進富裕的城市,然而,在民生方面, 特別對許多長者而言, 他們的生活實在令人慘不忍睹。

遺憾的個案

  • 張婆婆中了風,在醫院住了很久,兒子感到沒有能力照顧母親,因而不肯接她回家。
  • 黃婆婆每天都盼望女兒能到醫院來,扶她上廁所及洗澡, 因醫院缺乏人手照顧,女兒又經常加班,趕不及來探望,她為了不弄髒尿片,強忍著大小便,因而令皮膚痕癢難耐,睡不安寧。
  • 陳伯伯住在政府津貼的安老院,每月靠綜援維生;李伯伯則經濟較寬裕,住在私營的安老院;然而,兩位伯伯都甚少見到親人,有被遺忘之感。

孝觀的改變

中國自古著重「孝道」,晚輩尊敬和照顧長輩是理所當然的。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被視為一種福氣,老弱患病的得到照顧,不會有成員感到孤單無助。長者閒時看著兒孫耍樂就感滿足,「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不亦樂乎。

現今社會對「孝順」則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孝」不一定要「順」。家人相處是基於互相尊重,晚輩不一定要事事遷就長輩。小家庭模式是當代的主流,加上居住環境狹窄,已婚人士甚少與長輩同住。若子女能供養父母,可常於假日上茶樓品茗,便已盡了孝道。有些子女甚至認為照顧長者是政府的責任,也有手足之間互相推卸照顧父母的責任。

長者的困境

很多體健的長者,他們都願意幫忙照顧兒孫;但當他們年老體弱時,卻反得不到關懷。若長者經歷了配偶或好友離世,便更容易感到寂寞,負面的情緒會影響他們的飲食、睡眠和健康,加劇認知功能的衰退。

研究發現,有三個因素會令長者厭世:隔離(segregation)、孤寂(desolation)和失去自我(loss of self)。大多長者因沒有工作或因行動不便而缺乏社交活動,當能力和興趣逐漸失去,加上每天面對病痛,便會促成抑鬱,大大增加患上精神病及自殺的風險。

子女應盡責

忙碌的生活令子女容易忽略父母,而長者們也未必願意向子女們求助。一旦經歷過「子欲養而親不在」,也有子女們會感到歉疚,那就不如及早善待父母了。當然,照顧父母也充滿挑戰性,包括身體勞累、經濟及精神上的壓力,間中也要承受長者的情緒起伏。其實,長者是在抱怨自身的病痛而並不是在責怪子女,因此,不必把他們的晦氣話放在心上。長期照顧老病者的壓力甚大,所以家庭中兄弟姊妹應該分擔責任,經常輪流探訪,主動瞭解他們的需要,一起回味「想當年」的美好經驗, 令長者感到無比溫暖。

《聖經?箴言》有很好的教導:「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敬愛長者,就是敬愛將來的自己,所以應把握機會報答親恩,免得日後追悔遺憾。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善用金齡資源 發展公益事業
社會老齡化實況
「你」想退休國
無依一族
耆英有精兵
老得精采!

2015年8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基督教服務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佳美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