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社論) 安全感 ‧ 何處尋?

2015年4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謝陳惠珊、趙秀華、陳雅文、黃鳳儀、陳惠芳、周簡艷珍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 母對子女的關懷愛護,無微不至,這是出於天性,無可 厚非。尤其是香港只有彈丸之地,居住人口高達 726萬,而且每年不斷攀升;香港的孩子自出娘 胎,便身不由己,踏進了學業、就業、生活等競爭 激烈的競技場。家長們自己本身,從小就飽受壓 力,知道在香港生存不易,又怎能不未雨綢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處。

這是出於「懼怕」的心理,因我們對子女的前途 沒有把握,更沒有安全感。但為孩子的前途憂心 忡忡,儘快把他們趕上「經營美好前程」之路,孩 子的將來就會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了嗎?事實上, 「世事如雲,瞬息萬變」,人無論如何計劃、如何 努力,對前途仍是沒有保證的。人應該明白自己的 有限,轉而把兒女的前途,交託與掌管過去未來、 主宰天地萬物的上帝。

主耶穌基督深愛我們,又是奇妙的策士,《聖 經》告訴我們:「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哥林多前書》二章9節)所以,我們不要用自己 的有限,來阻礙孩子無限的發展,造成「自己辛苦, 孩子痛苦」的人生局面。上帝教導我們:「你們作父親的(也包括母親),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 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六章4節)若 我們以信心信靠上帝,按著《聖經》的真理教導兒 女,就不必為兒女的前途過分憂慮了。

事實上,成功的標準及生存之道,是會隨著時代 改變的。中國人過去一直延習儒家思想,傳統認為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對於士農工商等「四 民」,只高舉「學而優則仕」的讀書人;從事其他職 業的,縱使家財萬貫,但社會地位卻不高。現代講求 經濟掛帥,成功的標準,以擁有多少財產來衡量,李 嘉誠成為香港首富,誰管他是什麼教育程度。

若我們只停留在「讀書、讀書、死讀書」上,不 但會剝奪了孩子的童年,還會把孩子培養為「萬 事皆不懂,唯有死讀書」的書呆子。很喜歡無線電 視台有些劇集,敘述製餅、製藥、釀酒、醬油、紡 織、染布等行業翹楚的成功故事,讓人明白「行行 出狀元」的道理。

記得荷蘭有一位華裔青年,在同輩們進入大學 讀醫學、科學、文學、電腦、工程……之際,唯獨他 進入烹飪學院學做廚師,因此備受同儕壓力及華 裔親友的歧視,連父母也顏面無光,認為他「沒出 息」。直至2008年「北京奧運」及2010年「上海世 博」,他被荷蘭政府派駐中國,為荷蘭團隊主廚,才 被所有人刮目相看,視他為特殊的成功人士。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特徵和特性, 我們應尊重上帝賜予的天賦,在栽培子女時因材 施教,不要用世俗的思想和眼光,來左右孩子的 學習及前程。惟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敬業樂業、享 受人生的良好市民;自己也不必為兒女的前途「恐 懼」,而是充滿信心、充滿安全感!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安全感 ‧ 何處尋?
你今日玩咗未?
放手讓兒女飛
勤「倍」功,戲「有」益
香港家長有選擇真正教育建港童
荷蘭的兒童最快樂

2015年4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營商有道 • 天倫樂 親子樂 兒童天地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