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寶鑒: 淺談冠心病

2019年12月     

嚴惠來

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壁的一種非炎性病變引起管壁增厚、變硬,導致動脈管狹窄或堵塞,影響心肌血液供血不足。如冠狀動脈硬化,加上暫時性痙攣,可突然造成短時間的心肌缺氧,引起心絞痛,常發生在急速走路、飽食、寒冷和情緒激動之後,發生時間多為1-5分鐘。冠心病在許多發達國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高風險族群

(1)年齡:45歲以上的男性及女性患病風險最高。女性患病率會在更年期後急劇上升。
(2)家族史:家庭中有心臟病病史,患心臟病的機率較高。如男性、父母在55歲以前,女性、父母在65歲以前心臟病發作過,則有患心臟病的可能。
(3)吸烟:吸烟者患心臟病的機率為不吸烟者的2倍。
(4)含較多非正常膽固醇:當人體內總膽固醇含量或有害的膽固醇含量增多,甘油三酸酯含量過高,都會增加心臟病的機率。
(5)高血壓:高血壓能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
(6)缺乏運動:久坐、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患病機率比常運動者增加兩倍。
(7)肥胖:增加患心臟病的機率。
(8)糖尿病。
(9)緊張生活事件刺激。
(10)A型行為:爭勝好強、興奮激動、暴躁、氣憤和缺乏耐心。
(11)幽門桿菌感染,可能與冠心病發生有關。

症狀和徵兆

冠狀動脈栓塞是心臟冠狀動脈管腔被凝結的血塊阻塞,破壞了冠狀動脈的正常功能,不能為心肌輸送足夠的氧氣和營養,因而易引起心肌梗塞。常見症狀和征兆為:
(1)胸骨下劇烈疼痛,疼痛可持續幾小時,有時注射鎮痛劑已不能止痛。
(2)疼痛可擴散到左肩部直至左臂。
(3)病人皮膚呈灰色,並會出汗。
(4)情緒恐懼不安。
(5)呼吸短促,脈搏細弱急促。
(6)疼痛過後1、2天可有低熱。
(7)疼痛過後2、3天,心電圖檢查可見明顯不正常。
(8)劇烈疼痛過後很多天,胸骨之下仍有隱痛。
(9)病情嚴重時,可出現心臟功能失常。

如何預防?

(1)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情緒波動。
(2)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等;多吃魚、蔬菜、水果、豆類及其製品。控制糖類食品。
(3)堅持適當的體力活動,如慢跑、走路、做溫和體操等。
(4)肥胖者要逐步減輕體重。
(5)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與冠心病有關的疾病。
(6)控制膽固醇可防止中風復發。辛伐他汀(Simvastatin)類降血脂藥物,用於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高膽固醇血症及預防心血管疾病,治療3-5年可以使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和猝死等的機率降低20-40%,總膽固醇降低1%,冠心病死亡和發生的危險可以降低2%。
(7)不吸烟、節制飲酒。
(8)限制食鹽,每日以3克以下為宜。
(9)常備緩解心絞痛的藥物(如硝酸甘油片),以便心絞痛發作時服用。若有持續疼痛或服藥不能緩解時,應立即送醫院急診。
(10)幽門桿菌大多經「糞→口」,「口→口」傳播。防止「病從口入」,可成為心腦血管病的一項新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