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孩子的成長

2019年4月
歐耀強

孩子在成長的每個過程,都有他特殊的責任和使命,而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它的基本張力和成長力量,和不同的情緒發展,這是現代心理學的發現。如何讓孩子們在心理、生理、靈命上健康成長,是家長們的責任。
首先,我們作為家長的,需要有對孩子成長過程的基本認識。若我們將0到18歲劃分為五個階段,其中0到2歲是嬰兒期,他們是由最初的母性照顧者來喚醒他們的希望,在心理上全然依賴,在生活中帶來即時的情緒反應。而2至3歲是幼兒期,開始發展一些意志行動,一點自主性,這階段或產生羞愧和懷疑,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3至5歲是戲齡期,開始勇於發揮想像力,有時會有點激進或壓抑,罪疚感也會產生。6至12歲是學齡期,是小學的階段,逐步發展能力去完成一些任務,嘗試進入社交生活中,自卑感也容易產生。13至18歲是青春期,是青少年的發展期,生理上會有明顯的變化,無論是男孩的聲帶變音或女孩的月經來臨,他們開始有對自我的認定,或會有角色混亂、甚至有狂熱或排斥的情緒。
在每個階段裡,若父母能了解孩子的成長發展,按著他們的需要,給與他們引導和幫助,是最好的情況。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責任,作為父親,不要將責任推在母親身上,因為父母對孩子有不同的角色影響。有些海外華人的父母,兩個人都要工作,將孩子交給保姆照顧,以致孩子沒有在父母的直接照顧下成長,缺乏和父母的親密感,特別上學前的階段,嬰兒最需要母親的愛。
有些信徒,身為父母,並不怎麼教養孩子,只將他們交給教會主日學的老師,可是主日學老師比起家長在家接觸孩子的時間短,加上大家有不同的角色和責任,主日學老師只是從信仰層面的協助,卻不能代替家長養育的責任。
其實,孩子的價值觀以及靈命的健康,需要由父母擔當起影響、塑造、帶領的責任,給孩子好的榜樣。父母和孩子良好的關係,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他們會受同儕影響,家長那時想教導他們,就比較困難了,有些人甚至後悔莫及。
華人文化往往缺乏對孩子的心理情緒的認識,以為打罵有用,以為不打不成才,常只是批評孩子,很少稱讚孩子。這種教養方式,只讓孩子在成長中產生罪疚或羞恥感,喜歡比較,認為愛是有條件的。在他們心靈受傷時,不是壓抑在心裡、自卑退縮,就是憤怒反叛。到了青少年期,便對父母的管教方式極其不滿,養成許多不健康的行為。
神(上帝)將孩子賜予做父母的。《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一百二十七篇3節)父母是神賜孩子的好管家,應當好好珍惜這個角色,用心教養孩子。如果認為自己缺乏教養孩子的知識,就要虛心學習,無論透過他人的經驗或自己找資料,務要認識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的變化和需要。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需要用心去個別引導。信徒父母理當為孩子禱告,將他們引導到神那裡,把他們的成長交托給神,讓孩子成為未來的接棒人,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