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社論) 對月思鄉新解讀

2018年8月

「天地有情」,人是感情豐富的「動物」,對人、對事、對家鄉、對過去,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深厚感情。特別是受傳統文化薰陶的華人,對萱親及家鄉的感情,更特別強烈。歷世歷代,中國的騷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望月思鄉的詩篇,從詩仙李白膾炙人口的《靜思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到白居易感懷吟詠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無不觸動著海外遊子的心。然而現實的景況,很多時更似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不知大家可認同這種感覺?現代的社會與古代的社會,有著天壤雲泥之別;這20年來,中國大部分的城鄉,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小朋友可以安全玩耍的街巷,如今已成為汽車奔馳的危險公路;從前鄰舍間守望相助的平房社區,如今已成了家家「閉關自守」的高樓大廈。如今回到家鄉,已是陌生人面對陌生的城鎮,很多人回鄉尋根,除了仍是那片土地,事實上已無根可尋。
另一方面,在生活形態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從前交通不便,一旦離鄉背井,形同生離死別,不知何年何日再相見?如今世界已是「地球村」,只要坐上飛機、汽車、高鐵……縱使人在萬里之外,不過是十數小時之間,就可以握手言歡。當然若是無證居民,出境之後難再入境,就另作別論,那就只好手機微信慰相思了。
事實上,與其說是懷鄉,不如說是懷人,愛在哪裡,心也在哪裡;正如西諺所說:「有心愛的人在就是家。」但我們也明白,很多留學生和海外遊子,孤身一人在外,夜夜面對明月,形單影隻、生活寂寥。請參考本專題其他文章,看看他們如何在異國他鄉,融入基督教的大家庭,找到「上帝愛世人」這份無論您在哪裡,都如影隨形的大愛。
遙遠的家鄉,雖有美好的回憶;又豈似貼心、貼身的人相伴相依。這就是為什麼很少人會離開歐陸,獨個兒長期留在家鄉發展;當然如全家回去,又另作別論。因此,如今對於思鄉念祖,要有新的解讀。例如:
(1)在海外虔守中國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報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政;篤實寬厚;勇毅力行等傳統美德,活得有志氣、有尊嚴,令人從我們身上,了解華夏的道德文化,從而光宗耀祖。
(2)對於家鄉的父母及長輩,隨時去電話問安,寄奉養生之物,對他們表達孝敬、思念及感恩之情,以慰親心。
(3)對於曾養育我們的家鄉大地,捐獻款項脤災扶貧,報效祖國。
(4)若您是基督徒,更應時常為家鄉禱告,求主耶穌賜福與自己的祖國。
《聖經》的教導與中國的儒家思想,都賦人積極向上、超越自我的人生觀;我們不單為自己而活,也要別人而活。就讓我們把「對月思鄉」,化作愛心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