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窗: 思念主愛

2018年2月
陳新哲

從小,便聽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常常提到昔日知名的大學,包括聖約翰、東吳、震旦、滬江大學等等,雖然當時已不復存在,但那些耳熟能詳的校名似乎仍然意味著高水平與高品位。不過在學校的歷史課和政治課上,這些學校被說成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文化侵略的罪證。

後來,有機會與來自這些學校的朋友接觸,感覺他們知識淵博、談吐不俗,而且大多是基督徒。原來,這些學校都是教會大學,由西方宣教士於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建立。自從教會大學建校以來,直至1952年那些學校被停辦或兼併,他們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甚至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們當中有科學家、作家、詩人、外交家、企業家等等。聖約翰大學造就了顧維鈞、宋子文、林語堂、榮毅仁、貝聿銘、鄒韜奮;滬江大學造就了徐志摩、李公樸、李道豫……他們有服務於國民黨政府的,也有服務於共產黨政府的,在20世紀的中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教會大學,上海的教會中學和教會小學就更多了。除上海的教會學校,全中國還有更多的教會學校!應該說,中國的教會學校是宣教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回想當年的宣教機構和無數宣教士,遵從耶穌基督吩咐的大使命,冒著生命危險前往中國,不僅將福音的大好信息帶到中國,也將文明的火種帶到了中國,將現代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帶到了中國,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基礎。這難道不是出於那最偉大的愛?

聖誕節是紀念和慶祝耶穌降生的季節。在這樣的時刻緬懷當年宣教士的貢獻,更加思念主愛。《聖經》教導我們:「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二十章35節)。今天也有許多華人宣教士回應神的大愛,沿著前輩的腳蹤,離開舒適的定居之地,前往東南亞、非洲、南美,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奔赴中東等未得之地。「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