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短論: (時局熱點) 埃爾多安的逆襲

2016年10月
宗淑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土耳其共和國,被譽為西方的盟友、中東的民主楷模、穆斯林的世俗化典範,但近來充滿戲劇性的變化,卻揭示出其在世俗化與伊斯蘭化之間的掙扎與角力。

◎未遂政變

憲法賦予土耳其軍隊維護世俗化社會不被破壞的職責,而發動政變也成為軍方的歷史傳統:1960年、1971年和1980年,均以政變為手段,推翻了伊斯蘭化傾向的政權,將土耳其拉回世俗社會。今年7月15日發生的政變,亦是軍方試圖捍衛凱末爾主義,阻止現政權伊斯蘭化的再次反撲,但未幾即宣告流產。

所謂世俗化,是指土耳其共和國的創立者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強力推行的去伊斯蘭化改革:廢除蘇丹和哈里發制度,使土耳其成為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撤消伊斯蘭法部、停辦宗教學校和經院、關閉宗教法庭、廢止伊斯蘭教長制及沙裡亞法,以西歐國家法律為民法摹本;弱化與穆斯林國家的文化紐帶,棄阿拉伯文而用拉丁文;推動人們對物質和現代化的需求,著裝西化,除土耳其氈帽,規定婦女在政府機關及學校佩戴頭巾非法;取消一夫多妻制,保障婦女教育、就業、參政及財產繼承的平等權利……

在上個世紀中葉,民主化將土耳其從強制世俗化中解脫出來,傳統勢力出現強力反彈。

◎總統逆襲

未遂的政變,成為總統成功逆襲的契機:2,745名法官被解除職務、200司法人員被捕、10名最高行政法院成員被扣留;軍隊被改組,149名將軍在內的1,700名軍人被解除軍籍,40%的高級軍官被解職;教育部開除了15,200名員工、1,500名高校院長被撤職;142家新聞社、電視頻道、報社和雜誌被關閉,42名記者被通緝,47名記者被拘押……為期三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允許總統和政府不經國會即可起草新法律、限制或暫停公民權利和自由。總統權力擴大,伊斯蘭化障礙掃清!

所謂伊斯蘭化,就是把凱末爾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2013年,土耳其政府出於對宗教自由的尊重,取消了對女性佩戴頭巾的限制;2014年,政府全面禁止「推特」的使用,社交媒體被視為「社會最嚴重的威脅」;同年,埃爾多安公開宣稱,根據伊斯蘭教義,男女平等有違自然規律;其後,政府強行女性衣食住行的伊斯蘭化規範,諸如不可在公共場合被聽到笑聲、親吻……

國會議長宣稱:「我們是一個穆斯林國家,因此必須有一部宗教憲法……世俗主義在新憲法中將沒有位置。」而阻礙伊斯蘭化的力量包括:法律和司法系統,多次判決政黨或組織因伊斯蘭化而違憲、被解散;軍隊,不隸屬政黨,不惜政變捍衛凱末爾主義;反對派、媒體和意見領袖等——這正是這三重力量成為大清洗重災戶的原因。

◎敵友反轉

大清洗令國際社會感到擔憂。人權團體批評,有可信的證據說明被捕者受到拷打折磨,包括強姦,但總統埃爾多安卻指責西方和歐洲,不向土耳其政府「表示聲援」,反而更擔憂發動政變者的命運,因此「不可能是我們的朋友」!

與美國的關係陷入50年來最糟境地。土耳其堅持引渡人在美國的葛蘭(Fethullah Gulen;埃爾多安伊斯蘭化土耳其的政治盟友,因爭奪權力分道揚鑣),其司法部長甚至表示,不交葛蘭就是犧牲與土耳其的關係;其總理更稱,任何國家支持葛蘭都會被視作與土耳其開戰。8月24日,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土,重申盟友關係,修復受損的雙邊關係。

更讓西方盟友震驚的,則是埃爾多選擇了北約的潛在敵人俄國出訪!當然,政變發生後,最早打來電話的是俄國總統普京。「我們感激俄國採取明確的立場。」出訪俄國,一箭雙雕:既可改善去年11月擊落俄國戰機後惡化的關係,又可向西方示威,故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土耳其向俄國靠攏,令北約盟國深感不安。

土耳其也令歐盟感到憂慮。奧地利總理表示,土耳其的民主標準遠未達到歐盟的要求,應終止其加入歐盟的談判。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說,土耳其不能以目前狀態成為歐盟成員國。伊斯坦布爾Kadir Has大學的調查正好可以佐證:56.5%的人不認為土耳其是一個民主國家;59%的人認為土耳其人沒有思想自由。

2023年,土耳其將迎來百年國慶。屆時,即使伊斯蘭化助埃爾多安實現蘇丹夢,也斷無可能復活奧斯曼帝國。唯願土耳其人民擁有的民主與自由不被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