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事: 負利率或成新趨勢

2015年4月
文/馮肇昌

向人借錢要付利息,而在貸款到期時要連本帶利歸還別人,這是簡單不過的道理,但今天在歐洲多個國家借錢,不單不用付利息,而且還有利息可收,這是宏觀經濟學在實踐上的一大突破,標誌著負利率時代的來臨。

◎歐洲多國進入負利率時代

自2009年的金融危機後,全球不少中央銀行都大幅減息去刺激經濟,避免陷入大衰退,並且將利率長期保持在超低水平。今天雖然小部分央行已經開始加息,但部分國家(如日本)央行利率仍然在零水平,甚至在負利率水平,當中包括瑞典的-0.5%、瑞士和丹麥的-0.75%。換句話說,當商業銀行存款在中央銀行,不單沒有利息,倒過來反而要付利息給央行。

在一般的市場情況下,購買政府國債的投資者,會獲得利息及到期時的本金歸還。然而,在負利率下,假若投資者購買價值1萬歐元的德國政府新發行的兩年期國債,利率-0.21%,每一年便要向政府支付21歐元的利息,在兩年後只能收回9,958歐元。

其實今天在歐洲多國,包括荷蘭、德國、丹麥、瑞士和奧地利,某些政府債券的利率亦已下降至負水平。今年2月初,芬蘭成為第一個發行負利率五年國債的歐洲國家;接著在2月底,德國也發行五年期負利率的國債。多年期的負利率國債,或許陸續有來。

◎投資者對德國國債的追捧

在經濟理論中,債券的利率與其價格成反比:當國債價格上升時,其利率便同時下降。其實,國債價格亦按照供求而定。當求過於供時,國債價格便會上升,而它的回報(即利率)便下降,好使供求得以平衡。

現在,投資者對歐洲的整體經濟表現不樂觀,對個別國家尤不看好,當然不願意投資在有風險的產品,包括各種生產計劃;為此,對風險最低、以歐元作單位的德國國債情有獨鍾、需求甚殷。偏偏德國政府財政盈餘,舉債需要大減,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國債價格自然大幅上升,而利率便降至低於零。這情況對歐洲經濟增長十分不利,因為私人企業在刺激增長和就業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資金卻選擇投進政府債券而不是私人企業。因此,雖然部分歐洲國家希望透過負利率,去引導資金注入風險較高、但有生產力和可創造就業的投資中,只是,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力偏低,就算是負利率,仍難阻投資者對德國國債的追捧。

◎負利率經濟理論的重要性

利率乃是資金需求的市場價格指標,一般來説利率是在正水平,即是說,借錢的人要向提供資金者支付利息作回報。利率也受到通脹的影響,雖然當名義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比通脹率低的時候,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便可低過零,但在理論上,名義利率卻是不能低過零即零下限(Zero Lower Bound);因為當名義利率達至負水平時,投資者只要持有現金,就可避免支付負利率,所以,經濟學家特別憂慮通縮。在面對通脹的時候,只要提高利率,壓抑經濟活動,就有望降低通脹,而利率理論上是沒有上限的。當面對通脹下降,經濟收縮時,便需要減息去刺激經濟,但當利率下降到近乎零水平,經濟仍沒有起色時,問題便出現了!

央行在利率近乎零水平時,便是減無可減,只有推出大舉買債的量寬鬆政策,去鼓勵銀行和投資者,將資金投進刺激經濟的生產計劃中。自去年底,歐洲多國為種種原因推出負利率政策,今年丹麥更多次將央行利率從負水平調低。原來,負利率實際上是行得通的,但負利率能否推動經濟、重拾升軌,將會是另一個只有實證才能解答的問題。

◎負利率下的美國利率走勢

美國聯邦儲備局在3月份的議息會議中,一如所料保持利率不變在0至0.25%水平,但在議息公佈中,刪除了「在貨幣政策正常化中保持耐性」的字眼,明確表示加息在即,但排除了在4月的議息中加息,大大增加了在6月中加息的可能性。隨著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持續轉強,對歐元更升至10年新高,而歐洲多國又出現負利率局面,美國或許今年無須大幅加息,也能將通脹率控制在目標水平上。

展望2015年餘下的日子,除了美國幾乎肯定要加息外,大部分國家將會繼續維持低利率政策。至於究竟負利率會在歐洲持續多久,會否蔓延到其他國家成為一個新趨勢,則要視乎歐洲經濟會否在短期內得到復甦。

其他國際時事文章

負利率或成新趨勢
家鄉消息

2015年4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生命的旋律藍山集世界遊蹤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