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寶鑒: 胃炎誤區

2014年10月
文/林奇恩醫生

兒時玩伴阿徫最近患了慢性胃炎,心情有點著急, 所以電郵中問了不少有關問題。其中有些為常見的誤 解,節錄在此以供讀者參考。

常見的誤解

‧ 誤解1:慢性胃炎由急性胃炎 演變而來

急性胃炎大多因飲食不慎,進食被 細菌污染的食物所致,一般為沙門 菌、嗜鹽菌等。有時急性胃炎是因 化學、物理元素的刺激引起,如飲 用烈酒、濃咖啡、刺激性藥物等。急 性胃炎多有上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有時可伴有腹瀉,經治療大多可痊 愈。慢性胃炎則是慢性胃粘膜發炎, 如果不治療,可能遷延很久,並非由急性胃炎演變而來。

‧ 誤解2:胃竇炎和慢性胃炎是不同的疾病, 胃竇炎多演變成胃癌,故較可怕

當病患看到X 射線或胃鏡報告,得知患上胃竇炎時, 一般都很緊張,認為胃竇炎容易惡變。其實這是一種誤 解,檢查報告為胃竇炎,是因為報告者較仔細,指出炎 症的部位局限在胃竇,而結論為慢性胃炎,則是報告者 沒有指出病變的部位,這時炎症可局限於胃竇,也可累 及胃竇及胃體部,甚至整個胃壁。當炎症局限在胃竇部 時,有些醫生稱胃竇炎,有些則稱慢性胃炎,這僅是叫 法的不同。因此,胃竇炎並不比慢性胃炎可怕。

‧ 誤解3:胃粘膜活組織檢查,報告顯示萎縮 性胃炎,可再檢查又顯示是淺表性胃炎,是由 於檢查錯誤所致

慢性胃炎在早期時,腺體沒有萎縮,稱為淺表 性胃炎;當腺體漸漸萎縮,則為萎縮性胃炎。慢 性胃炎的胃粘膜病變嚴重程度並不相同,有些區域 已呈萎縮性病變,有些則仍為淺表性病變。檢查 時由於采取標本的部位不同,就可能導致結論不 同。

‧ 誤解4:慢性胃炎的病因都是幽門螺 旋菌感染

在發現幽門螺旋菌前,慢性胃炎的病因是很模糊 的。但自從發現了這種細菌後,由於過分強調,使 人誤以為慢性胃炎均由幽門螺旋菌感染所致。其實, 除幽門螺旋菌感染外,膽汁反流、長期服用刺激性藥物 等也可以致慢性胃炎。分析表明,在100 例慢性胃炎病 例中,四分之三因幽門螺旋菌感染所致,而四分之一則 為膽汁反流所致。

‧ 誤解5:幽門螺旋菌根治後易復發

幽門螺旋菌徹底根治後復發率很低,一般年復發率僅 為1-3%。問題是許多病人並未真正根治,故常見復發。 治療幽門螺旋菌的方法很多,比較有效的三聯療法,其 根治率達75%~80%。對根治的定義,國際上有統一規 定,即治療前檢查陽性,治療後須經尿素酵試驗,組織 學檢查和細菌培養檢查均陰性,並在1 月後複查,上述 三項仍為陰性者,才能肯定為徹底根治。可是有些病例 即使符合此標準,也並未真正根治,故在今後應訂立更 為嚴格的標準。不過專家一致認為,在真正根治後,複 發率是很低的。

‧ 誤解6:有些人在做胃鏡檢查時,出現膽汁反流,即為膽汁反流性慢性胃炎

胃鏡檢查時,由於內鏡在胃裡的機械性刺 激,可使十二指腸出現逆蠕動,使膽汁流入胃內,這種 情況平時並不存在,因此是一種假象。對這類病患按膽 汁反流性胃炎治療,必無療效。

觀察及保養

小部分慢性胃炎病人會漸漸轉變為癌,通常他們都有 嚴重的胃粘膜腸上皮化生,還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因此,對這類病患須嚴密觀察,定期進行胃鏡和活組織 檢查。另外,還須進行積極治療,在有效根治幽門螺旋 菌後,炎症、胃粘膜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長均能好轉, 有些還可痊愈。如治療無效,出現不典型增生或早期胃 癌,則按實際臨床表現以決定是否須立即手術,預後一 般良好。

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容易受到飲食、氣候等影響,故在 積極治療的同時,患者需合理安排飲食起居。生活上好 好調理,禁食生冷,如涼拌菜、可樂、雪碧及碳酸飲料; 辛辣食品如生的蔥、薑、蒜及韭菜、蒜苗、辣椒、柿子椒; 不宜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黏性食品、過於油膩的食 品。

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有增生及腸上皮化生的患者,應禁 食帶魚、土豆、菠菜、牛奶、鳳梨等食物,更不要吸菸、 飲濃茶、濃咖啡、飲酒;飲食要清淡,不吃含鹽太高的 食品;還要注意飲食衛生,禁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同 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凡事要放寬心,不可多慮多憂, 少思少患胃病,只有正確的治療,正確的保養、調理生 活,才有助於胃炎的早日康復。

其他健康寶鑒文章

牙科X光
胃炎誤區

2014年10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藍山集澳紐風情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雲彩集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