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迴響: (守望雙聲) 教宗封聖

2014年6月
文/呂家聲

近期的大新聞之一,相信必定包括「教宗封聖」!教廷早前宣告,已 故教宗若望廿三世和若望保祿二世同獲封為聖人,由現任教宗方濟主持彌 撒,並與150名樞機、700名主教共祝聖餐。這項空前盛事,因前任教宗本篤十六 世的出席而更具新聞價值。「雙封」是天主教首次,教廷史無前例同時為兩位先教宗 封聖,故吸引數十萬信眾到場見證這歷史的時刻。意大利媒體把這個歷史性日子,稱為 「四位教宗的周日」。

有報導指,若望廿三世與若望保祿二世,分屬羅馬教廷的自由派與保守派,兩大陣 營多年來爭執不斷;自由派強調改革,以求更加貼近現代社會,保守派則主張教廷的 集權化。專家認為,方濟同時為兩位教宗封聖的目的,是為了弭平教廷內部的裂痕。不 過,封聖過程並非一切順利,雖然若望保祿二世逝世九年就獲封聖,是歷來最快的, 但因有一些保護兒童團體不滿若望保祿二世,指他生前包庇孌童性醜聞神父,引起爭 議;受害者指他不應封聖,見他封聖就像在他們傷口上撒鹽。

究竟「教宗封聖」從何時開始,意義何在呢?大約在教父時期,便開始認可聖人。起 初聖人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殉道者和效法殉道者的好榜樣。然後,根據天主教會的宣 認,封聖的機制在第十世紀才被制訂。1983年,若望保祿二世改變封聖的程序,這個程 序由「候選者」死亡開始,通常歷時許多年。首先,由教區主教調查「候選者」的生活事 蹟、著作及言行,再由一群梵蒂岡的神學家進行評估。經由評估小組及教廷封聖委員 會的樞機主教們認可後,就由教宗宣布「候選者」為「可敬者 (venerable) 」。

第二個步驟——宣真福品,需要有一個奇蹟出現的明確事證(但殉教者除外)。由於 奇蹟是「候選者」在天國及他/她替我們轉求的證據,因此奇蹟的出現必須在「候選 者」死後及特定代禱的結果。當教宗將「可敬者」宣為真福品後,「真福」就可被特定區 域或團體選為特別崇敬。列入聖品則需要出現另一個奇蹟(包括殉教者),才由教宗宣 聖。其實,中國人有云:「聖人都有錯。」天主教封聖的舉動,在意義上似乎已經跟教父 時期的做法有所不同了。

看似嚴謹的程序,確認一候選人成為「聖人」,卻要經過這人死後多年才追封,原因 何在呢?這是有一定的難度,令人確信過去這候選人真的行過神蹟,其可信性實有商 榷的餘地。此外,一般基督徒也反對任何形式對「聖人」的敬禮,或向「聖人」禱告;向 神禱告及敬拜才是我們作為人應有的行動。而「聖徒」這名稱卻是《聖經》一貫對信主 的人的稱號,只因一個人認信耶穌基督為救主的時候,他已經由世界中分別出來歸上 帝為聖,這才合乎《聖經》的教導,並非由人為的方式稱呼某指定人物為聖人,這種讓 後世人景仰的對象,只有帶來偶像敬拜的危險,偏離「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的 聖訓。

其他社區迴響文章

(守望雙聲) 教宗封聖
(守望雙聲) 死後行神蹟

2014年6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特別專題藍山集世界遊蹤健康寶鑒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