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窗: 信仰、世界觀與人的認知

2020年4月     

張仲騏

一個人的行為取決於他的信仰。一位基督徒的生活、動作會遵循《聖經》的教導,因為這是他的信仰;一位無神論者的生活、動作會跟隨唯物論的教導,因為那是他的信仰。信仰會直接影響行為,兩者的關係就像樹跟果子的關係:一顆果子的品種、好壞取決於它所連結的那棵樹。芒果長在芒果樹上,蘋果長在蘋果樹上;果子好是因為樹好,果子壞是因為樹壞,正如耶穌所說:「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樹。」(《馬太福音》十二章33節)同樣,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動作的最大因素,是他內心深層的信仰。

回答三個問題

「信仰」觸及到的範圍包括整個人的世界觀。用哲學方法來說,信仰決定一個人如何回答:「我是什麼」(知識論)、「世界是什麼」(形上學)和「我在世界上該做什麼」(倫理學)這三個問題。所有世界觀和思想體系當中,只有「基督教世界觀」(Christian Worldview),能為以上三個問題給出正確答案。《約翰福音》一章提到耶穌「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人唯有透過耶穌的真光,才能看清自己、看清世界和看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追根究底,世上只有兩種世界觀:「基督教世界觀」與「非基督教世界觀」。基督教世界觀是透過《聖經》,對神的啟示的一個總歸納,是在3500年的教會歷史(包括新舊約時期)當中被精煉、雕塑所形成對於世界的解讀和認知。非基督教世界觀橫跨古今中外、包羅萬象、無奇不有,包括各種思潮、教導和信仰,但缺乏《聖經》光照,無論看起來如何創新和突破,其實都是在黑暗裡摸索,找不到出路。

找到出路的人

基督徒卻是找到出路的一群人。他們有神話語的啟蒙,有聖靈的內助,也有耶穌基督的救贖和模範。然而基督徒首先需要意識到,神的光照並不賦予他們膨脹、高傲,甚至看輕非基督徒的許可證,好像諾斯底主義那樣認為有了特殊知識便高人一等。保羅說,神所揀選的人「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哥林多前書》一章26節),顯示出神之所以向某些人啟示祂的真光,不是因為他們有智慧、有能力、有尊貴。不是的。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尊貴,所以神才揀選他們,好叫那些有智慧、有能力的人羞愧。如果是這樣,基督徒就沒有理由自我膨脹或是看輕別人。我們反而應當謙卑、誠懇地接觸那些比我們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更尊貴,卻因暫時還沒得到神的恩惠而仍在黑暗裡行走的人,並在適當的時間向他們指出神的真光。

人與畜的區別

缺乏《聖經》啟示的世界觀,在知識論、形上學和倫理學上會與真理產生極大鴻溝。以「知識論」來說,知識論要回答的問題是「人是什麼」,而哲學家們集中思考的課題是人的「認知功能」。人類跟其他受造物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人有認知功能。人之所以是人,不是牲畜,是因為他可以接收資訊,可以學習,可以思考,可以交流,可以做邏輯性思考等。人類的這個認知功能是從哪來的?本質是什麼?範圍在哪裡?

經驗理性之爭

在哲學歷史當中,知識論大致分為兩個學派:經驗主義(Empiricism)和理性主義(Rationalism)。「經驗主義」只信任從感官、知覺(Perception)所獲得的經驗。「理性主義」卻認為感官與知覺無法給予真知識,真知識必須在人的思想中獲得。荷蘭神學家巴文克認為,非基督教系統無法給出一個整合經驗與理性的知識論:也無法在經驗和理性、認知和本體中間找到一致性的協調。這就好像兩個孩子玩蹺蹺板,板子不是落在左邊,就是落在右邊;非基督教的知識論不是落向經驗主義,就是落向理性主義。

聖經啟示真理

然而透過《聖經》的啟示,人們就可以將經驗和理性融會貫通。《聖經》清楚告訴我們,在我們主觀經驗之外,有一個客觀的「真理」的存在。「知識論」永遠是在主觀與客觀的共同關係之下所產生的;不偏左、也不偏右,而是左右並存。《使徒信經》第一句話就聲明這一點:「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是主觀經驗,「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是在我們主觀經驗之外的一個客觀、實際的存有。《聖經》可以幫助我們為經驗和理性、科學和信仰、主觀和客觀、思想和本體這些看似矛盾的現實存有找到正確的定位,使我們能認識自己,也認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