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美腳蹤: 中國合唱指揮泰斗 ─馬革順教授─

2020年2月     

資料彙編:啟之

馬革順(1914-2015)出生於南京的一個基督教牧師的家庭。他是中國合唱指揮泰斗、中國合唱音樂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上海音樂學院合唱指揮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市音協常務理事、中國合唱協會藝術顧問、中國基督教聖樂委員會顧問、上海合唱協會藝術顧問、國際合唱學會會員、美國合唱指揮家協會會員、美國威斯敏思特合唱音樂學院榮譽院士;曾獲寶鋼高雅藝術特別榮譽獎、蕭友梅音樂教育建設獎、中國文聯金鐘獎等。他的影響甚至遍及東南亞各國和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第一本《合唱學》是由他所著;代表作品有《受膏者》等。

譜曲抗戰

1937年,馬革順大學畢業,正值抗戰爆發,剛剛20歲出頭的他,準備離開南京轉赴西安。當時,南京中央電台也在準備撤退重慶前,組織文藝工作者作抗日宣傳,但南京淪陷在即,人心惶惶,電台找人十分困難。他提筆為《不久就要天明》和《淞滬戰歌》兩首歌詞譜寫了曲子,並帶著兩個弟弟到電台唱完才離開。到了西安,他又投入民間合唱工作。作為一名熱血青年,看到國土淪喪,他和許多人走上街頭宣傳抗日,他指揮學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時自己還創作了一些反映抗戰的歌曲,用音樂為民族的抗戰服務。當時正值著名的荷蘭攝影家伊文思在拍攝一部反映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紀錄片《四萬萬同胞》,前來西安採訪,就把他在街頭指揮群眾歌詠的場面攝入了鏡頭。

遭受磨難

1947年,馬革順赴美研修合唱指揮,兩年後回到上海。和許多老一輩回國的知識分子一樣,他被懷疑成「美帝特務」,從此他再也沒能逃過之後歷次的政治運動。
1954年他被杭州華東神學院聘任為兼職音樂教授。1956年,他到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只是好景不長,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全院大會上遭受批判,被取消了教授資格,停止上課。
「在苦難中我們會記得《歡樂頌》。」馬革順一直以貝多芬的生命理念激勵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艱難時期,他通過大量的研究,找到了真正適合中國人的合唱方法,並寫出了日後被奉為經典的專著《合唱學》。至今,《合唱學》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他都仔細地修訂,使之更趨完善。由於他對中國合唱指揮的貢獻,他留學的母校——美國威斯敏思特合唱學院於1989年授予他榮譽院士稱號。

學術成就

1986年,74歲的馬革順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他仍擔任著上海音樂學院本科生的教學和研究生導師工作,20年間一直退而不休。
馬革順教授關於合唱藝術的學術思想具有中華民族的特徵,是立足於漢民族的思維、情感、語言、聲調基礎之上,吸取國際合唱藝術的學術精粹創造性地發展形成的。他的關於合唱藝術的學術思想具有鮮明的個性:音樂表現重風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響諧和典雅、色調豐富。對於中國的歌曲,他不僅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更在運用聲調、語調以加強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極寶貴的成功經驗。
馬革順曾負責上海教會聯合詩班的排練和指揮,當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練亨德爾的《彌賽亞》有些單調時,就萌生了排練巴赫的《聖誕清唱劇》一類的作品,但又感到這類作品難度較大,不易排練。由此,他計劃創作一部適合中國人演唱的聖誕大合唱。1953年春天,他將這一計劃付諸實施,開始創作《受膏者》。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於1954年春天寫成,並於當年10月由中華浸會書局出版。《受膏者》分兩個部分,由12首歌曲組成:第一部分為「預言」,第二部分為「成就」,分別各6首歌曲。
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爾堂(今沐恩堂)首演,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受膏者》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曾被批判為「大毒草」,但卻被譯為多種語言,在國外廣為傳唱,有些音樂學院還將此作品用作聲樂理論研究的樣本。
改革開放後,全國基督教兩會再版了《受膏者》,並錄製了錄音帶(後來也製作了CD),這部作品再次開始在各地教會的聖詩班傳唱,作品的知名度隨之越來越高,《我心尊主為大》、《報福音的人腳蹤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久唱不衰,百聽不厭。
馬革順教授學術精湛、治學嚴謹,受教於他門下的弟子不計其數,現在活躍在國內音樂舞台上的合唱指揮家,大多得到過馬教授的指點。他喜歡將自己的人生比作奧運會的聖火,只要活著,就要熊熊燃燒。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基督徒應有的人生嗎?馬教授將信仰與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基督徒的人生追求,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應該有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