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 信耶穌、教孩童 越早越好

2019年10月     

口述/杜陳慧儀
筆錄/劉淑嫻
整理/何潔貞、杜小瑩

(編按:現年81歲的杜陳慧儀,在70年代已在香港開辦幼兒園,堪稱第一代的「幼兒教育先鋒」。幾十年來在區內都得到良好口碑,深得家長們的愛戴。當她放下幼兒事業,到加拿大退休,隨即在基督愛裡展開人生新一頁。以下是她的見證,當中不乏值得細味之處。)

我出生於中國台山,父母育有七名子女。七歲時我隨外婆前去香港,由她撫養,其餘六名弟妹則跟父母留在國內生活。我在寶血女子中學高中畢業後,一心想投考北京大學修讀音樂系,且得到舅父應允在經濟上支持,卻又遇上弟弟在台山考上了北京鋼鐵學院,媽媽希望作為大女兒的我,能放棄投考大學的理想,出外工作供弟弟讀大學。就這樣,成就了弟弟的學業,自己的大學夢就懸空了。

辦託兒全日班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培僑中學任教小學,長達11年之久,備受器重,專長是音樂和唱歌。後因三個女兒日漸成長,覺得要親力親為照顧孩子的學業,最終辭去這份喜愛的工作,過了幾年平靜的家庭主婦生活。當女兒進入小學後,偶爾也會應聘當代課老師,從而認識了明慧幼稚園的劉校長,沒想到她邀請我開辦託兒全日班。心想,這是個創業的好機會,又可照顧家庭和孩子,於是答允接管此職事,並隨即在七姊妹道明慧幼稚園隔鄰開設了一間託兒所,為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揭開序幕。

展開幼教事業

在幼教生涯中,奇妙的事情不斷發生。當時有一間培元英文書院的校舍,因得不到政府資助需要結束,於是該校校長問我願否接手開辦幼稚園?結果,在一班舊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在筲箕灣區展開培元幼稚園的幼教事業,決心把幼稚園做得有規範、有理念。為此,我一面好好培訓老師,教他們編寫教案、製作教具、協助家長解決有關兒童問題、進行家訪……另一面為幼稚園設計了一套教學課程,更鑽研教學方法,讓孩子日後更好與小學銜接。對外方面,推廣及交流幼兒教育、定期舉辦開放日、展示教材、教具、教案,更毫不吝嗇地展示我們教學的理念,以及整個幼稚園的規範,好讓家長、同業觀摩及交流,受到各方欣賞和敬重。
在那期間,跟一班志同道合的同業成立「幼兒教育服務聯會」,從而能有效地與政府溝通爭取權益。經過香港幼稚園界聯合一起多年的努力,終在2017年政府正式落實推行幼稚園免費教育,總算對幼教界作出些微的貢獻。

推到人生低谷

雖然當時我還未認識歸向神,祂卻讓我在辦學初期所遇上的許多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更感謝祂賜我一個顧家又愛我的好丈夫和四名兒女,全家都支持我的事業。回頭看,全是神的保守和眷顧,因為再有本事的人也有其局限,況且預期不到的事隨時會發生……
2007年突然刮起了一場大風暴,那次的衝擊把我推到人生的低谷:那一年全港幼稚園(包括私營幼稚園)要轉為非牟利學校,在這種環境下別無選擇,逼得被政府以低價收回我個人經營的學校,否則得不到學劵資助,遲早走上倒閉之路。此際,幸好女兒小瑩跟我分析形勢、給予安慰及勸解,決定接受政府開出的苛刻條件,保存幼稚園,讓眾教職員繼續有工作。

成為神的女兒

之後回到多倫多,便開始在愛證浸信會參加主日崇拜。當時教會的于姑娘常跟我交談,而我也坦誠地將幼稚園轉營事件、多年心血如何被摧毀、內心受到打擊難受……種種放不下的感受向她傾吐,結果在于姑娘耐心帶領下,認識真神、學習研經、交託放下,漸漸靠著祂走出陰霾,且覺得神常與我同在,心裡也有了平安喜樂。同時,又得到教會弟兄姊妹的關懷愛護,彼此分享神的大愛,很享受教會的團契生活。
在2007年12月23日我受浸歸主,成為神的女兒,我覺得自己信主實在太遲,不然,做人處事可以更輕鬆。例如在加國申請老人福利津貼的事上,深深經歷到神的看顧和祝福:該項申請需時,更要填寫一批文件;感謝神,給我遇上好心人從旁協助,批核申請又比一般個案快,更可領回約一年的老人津貼。神為我預備的總超過我所想所求。

信主越早越好

五年後,我將事業正式交予小瑩全面接手及管理,自己則全面退下來並到加拿大定居,享受退休生活。自從成為神國子民後,由我創辦的培元教育機構,順理成章也成為一所發展基督教教育的幼兒學校,不但聘請基督徒教師同工,也有聖經老師推行生命教育計劃、兒童聖經課和教職工家長團契等。
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校內的教職員工、家長和學生都得到福音的好處。此外,我願效法基督,在傳福音的道上多走一里路。因此,自得悉有很多基督徒,從各地走向中國山區一些貧窮的地方,照顧那裡的貧困家庭及孤兒後,立刻跟女兒商量,參與在神的這些福音工作上,透過在港的教育機構和三所幼稚園,為他們提供經濟支援。
最後,我以過來人的經驗跟大家說:信耶穌和教育孩童一樣,越早越好,不宜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