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事: 英國的勞工困窘和出路

2019年3月
爾雅、念明花

勞工短缺問題日漸成為全球各國的隱憂,英國也未能倖免。英國的勞工短缺的情況,追本溯源跟脫歐公投不無關係。

移民負擔促脫歐

2016年初,歐洲各國正面臨被形容自歐洲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據報導,2015年有120萬敘利亞和非洲人抵達歐洲尋求庇護。當年,歐盟要求各成員國加入統合難民庇護系統,以平均分配庇護難民的數目。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堅決拒絶加入該系統,談判曾進入拉鋸的局面。

英國對難民的強硬態度,與英國2004年開放給東歐八個新加入歐盟國的移民情況有關。單單首年度便有17.7萬人湧入英國,之後更要承擔5,000到1.3萬不等的新移民人口。這些新移民為當年英國人帶來困擾,及後更成為政壇及社會上備受關注的議題,也催使「脫歐」成了其中一個可行的「考慮」。這也是在脫歐公投時,脫歐派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6年6月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後,繼任的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大力限制移民人數,表示要從2016年的24.8萬人,減少到10萬人以下。據統計,2015年英國歐盟移民有18.4萬人,在2016年已跌至13.3萬人。文翠珊大刀闊斧的行為,歐洲移民感到英國的不友善,以致來自歐盟的求職者已經明顯地減少,英國的工人短缺現象也逐漸呈現。

勞工短缺新對策

多年以來,英國的餐飲、農業、醫護、建築、工程、科技、遞送等行業,都依賴大量來自東歐、南歐的外籍勞工。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即將脫離歐盟之際,英國勞動市場將缺少超過一百萬名員工,情況急需關注。

餐飲廚師難求

在勞工短缺的局面下,餐飲業首當其衝受到牽連。據悉,這些年來,不少非本土菜系的餐館都相繼關閉,諸如印度咖哩館、中餐館和外賣店,大部分都是因為聘不到富經驗又有技術的廚師。一位中餐館老闆說,2008年政府對聘請海外勞工引進新條例,要求申請者須通過雅思英語考試,但華人廚師通常不太懂英語,所以他們難以成功聘到海外的中餐廚師。

既然騏驥難求,那為什麼不乾脆從本地招聘廚師?據說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做廚房工作,他們嫌惡工作時間過長,週末又不能放假。以中餐業為例,第一代華僑主要集中於經營中餐館及外賣店,但他們的子女普遍擁有高學歷,自然不會選擇承繼父業。華人的後代如此,本土年輕人的想法也類似。即使有年輕人當廚師,也偏向選擇高檔餐廳,而不是外賣店。

對策:放寬聘人限制 加強本土培訓

對於餐飲業這個困局,英國市長提出了一個治本的良策。他呼籲政府雙管齊下,一方面放寬聘請外勞的措施,以解決餐飲業人手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強與商界、學校緊密合作,積極培訓本土專才,譬如,鼓勵年輕人接受正統的廚師訓練課程,以提升專業水平及競爭能力。

農業勞工缺乏

除了餐飲業外,英國的農業也陷入缺工的困局。據悉,英國推行季節農工計劃已長達60多年,每年大概有7萬多名短期農工在英國田園工作,其中約有67%來自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23%來自歐盟國家,1%來自英國本土。可是,隨著東歐就業市場好轉,加上即將脫歐,東歐勞工申請到英國工作的人數銳減。農產品無人採收,結果只得爛掉在田裡。事實上,全英國的農場都陷入類似的境況,預計今年的情況還會更糟。

對策:農業機械化

兩年前,英國學者提出使用全自動化機械來取代大量人力,例如發展農業用的無人駕駛車輛、自動採收機器人等,以緩解農場勞工短缺的困境。有農業技術專家認為,這些新技術將可為英國農業帶來更巨大的利益與商機。

對策:招聘非歐盟移民工人

去年9月,英國內政大臣和環境部長發起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點計劃,允許招聘多達2,500名非歐盟移民工人到英國農場工作,然後六個月後返回家園。該試點計劃將於本年春季開始,其成效拭目以待。

醫護人員極缺

有報導指出,英國醫護人手不足將會持續到2030年。事實上,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一直面對醫生和護士供不應求的問題。有統計顯示,截至去年第一季度,英格蘭有3萬5千個護士空缺,接近1萬個醫生職位等待填補。更甚的是,在醫護專才如此短缺的情況下,竟有2,360個海外醫生工作簽證申請被拒。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英國政府自2011年起收緊了各項涉及工作簽證和移民的政策,限制發放非歐盟高技術人才工作簽證的名額。

對策:放寬工簽名額上限

國民保健署負責人呼籲政府網開一面,放寬海外醫護人員的工作簽證限制。所以,去年6月,政府宣佈非歐盟醫生和護士的工作簽證申請不再受每年設定的工簽名額所限制,即是說,申請符合條件就可獲批工作簽證。儘管是次放寬政策僅限於醫護人員,卻等於騰出數千個名額,這對其他行業的海外專才來說也是好消息。

刻不容緩解困境

全國勞工短缺問題會對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帶來負面衝擊,因此解決問題絕對是刻不容緩的事!筆者進一步總結以下建議:

首先,在政策上開放合法的移民渠道。重新審視目前的技術勞工及海外學生留英就業等移民政策,加入較為寬鬆的條件,以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流入。

其次,加速非法移民的審批,甚至進行一次性的「特赦」。把目前已有的非法者,轉化為「合法居留」,增強基層的勞動力。

最後,進一步發展高科技也許是一個可行之途。目前環球各地的實驗也證明,科技一定程度上可以處理勞動力集中的問題,無論在效率、生產數量及人手分配均有極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