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思考: (生命工場書友會) 再思浪子的比喻 《一擲千金的上帝》讀後感

2018年10月
蔡杜瓊芳

這本書是提姆•凱樂(Timothy Keller)所寫,由呂允智翻譯。它的主題是摘自《路加福音》十五章有關浪子的比喻: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 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全書分為七章,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神不計一切代價的恩典是我們最大的盼望,也令我們得以經歷生命的改變。當時耶穌周圍的人,有些是道德低落,遠離神和會堂的人,如:令人厭惡的稅吏,出賣肉體的妓女等罪人;也有道德高尚的祭司、文士和法利賽人,這些人選擇親近神,保持傳統,保守敬虔,是宗教界的領袖和導師。

父親的心意

時隔2000年,今天的數會依然存在著大兒子和小兒子之間的衝突——富有的看不起貧窮的;學歷高的看不起學歷低的;收入高的看不起收入低的;社會地位高的看不起社會地位低的;這個城市的人,不喜歡那個城巿的人。耶穌的比喻不止提到父親多麽疼愛小兒子這樣的罪人,也顯明大兒子的盲目、狹隘和自以為是。當時耶穌的教訓吸引了許多自由放蕩、心靈破碎、不被社會大眾接納的人。但是今天一般的教會卻很少會效法耶穌的榜樣,伸出雙手來歡迎這些社會邊緣的人。父親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夠彼此相愛,愛人如己,但兒子們若不能彼此接納,豈不令父親傷心失望?

大兒子的迷失

有時大家為一些事情意見不合,就忍不住背後批評,見面互不理睬,不能原諒對方,留下苦毒在心中。有些人像大兒子在教會中服事,是為了將來可以進天堂,有基業在天上,在世上生活有神的祝福,當患難臨到時希望神會幫助;但心中並不是真的愛神或喜歡親近神,平常也不將神的話行出來,只當耳旁風,選擇性地聽,只要神的應許。如果神命令我們行善,要求我們作十一奉獻,遵行起來就難了。

當大兒子類型的人在教會中沒有被選為同工或領袖時,就會有埋怨和妒嫉的心理,覺得空虛,不被人重視,埋怨神對他不公平,才幹被埋沒了,他不能確定神對他的愛,也不想和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追求靈命更長進成熟,去明白神的話語,尋求神的旨意,只想在教會裡提高自己的地位,得到別人的讚賞,滿足自己的領導慾和存在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黑暗的國度進到愛子(耶穌)光明的國度,有許多思想觀念和看法,若不是經過學習神的話語和聖靈的光照,是無法知道自己的錯誤,反而以為自己才對,別人都不如自己有智慧,這就是大兒子的迷失和自以為義,令父親難過之處。

如何能轉變

像大兒子的我們,要如何才能脫離恐懼、憤怒、驕傲,轉變為喜樂、感恩和有愛心呢?

第一就是要在心裡體會到神的愛,若不是神用祂無比的大愛來尋找我們,為我們犧牲流血,我們是永遠也找不到祂的。

第二就是要誠信,認真地悔改,即使我們沒有犯不道德的罪,但仍有很多虧欠,包括不饒恕人、假冒為善、表裡不一、沒有愛心、不順服神,想依靠自己的好行為,成為得救的方法和途徑。

羔羊的筵席

耶穌來是要喚醒、光照我們的心。這個充滿各樣罪惡、不義、黑暗、痛苦、墮落的世界,不是我們真正永遠的家。

我們都像小兒子一樣,渴望要回到美麗豐富,又溫暖的家。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拯救所有的人脫離罪惡黑暗和死亡,祂要帶我們回家。當歷史終結的時候,父神要辦一場隆重的羔羊的婚宴,每個得救的人都可以參加,包括所有悔改的小兒子和大兒子。在這場婚筵上,大家盡情地吃喝,歡樂歌唱跳舞;快樂無比的婚筵就是父神(上帝)的救恩,是我們的感官可以感受得到的,是很實際的,是每一個人可以經歷到,並且可以與他人共享的。不管我們曾經是小兒子或大兒子,讓我們大家在教會裡,先嘗嘗主恩的滋味,彼此相愛、互相包容、赦免他人、互相認罪、代禱,彼此服事、洗腳,使天父的心得以滿足,悅納我們的敬拜與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