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 百煉成金

2018年6月
文:南丘
圖:黃芷芳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箴言》十七章3節

上世紀80年代,香港中學教師黃芷芳,有家居,有長俸;又有貼心丈夫和活潑可愛的兒子。可以說生活平平安安,無憂無慮,幸福美滿了。
不過,在上帝設計的生命舞台,她的劇情出人意表:厄難來臨,無聲無息;該如何面對,是堅守信仰,吞掉苦難;還是怨天尤人,被苦難吞滅,就成為熬煉她一生的主題。

掙扎改變不了現實
當兒子長到兩歲之後,黃芷芳忽然發現一個不太明顯的細節。那就是兒子似乎從未叫過「爸爸」或「媽媽」,就連每天照顧他的嫲嫲,也從未聽見他喊過一次。同齡的孩子早都像百靈鳥似的,吱吱喳喳地能說滿嘴子話了。於是,黃芷芳決定帶兒子去看醫生。
診斷結果,黃芷芳覺得難以置信,更難以接受!原來兒子患有先天性深度弱聽。打個比方說,波音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對他來說,就像蚊子飛過耳旁一般。
「不對呀。明明護士在兒子背後搖鼓,他是有回頭的啊。」黃芷芳仍抱著一線希望,跟醫生爭辯。
「那是因為孩子忽然看不到護士,回頭尋找的緣故。」醫生耐心地解釋。
「那麼,醫生請你給我們做個手術,把我兩公婆的耳朵,一人切一隻給我兒子,他是不是就可以恢復正常了?」黃芷芳繼續抗拒現實,心急如焚。
可是,我們的醫學至今未能做到移植神經組織的手術,更何況三十年前。
接下來的數月裡,黃芷芳夫婦仍不甘心,通過種種渠道遍訪名醫,包括專科醫生、中醫師、指壓治療師,以及各類沾邊或不沾邊的治療機構。
治療改變不了什麼,黃芷芳真的難過極了。別無選擇,兒子一生都必須活在寂靜無聲的世界裡!而今,人類社會日益依賴溝通與資訊來生活,那麼,兒子讀書怎麼辦?與人交往怎麼辦?找工作怎麼辦?他將如何才能立足社會呢?
「主啊,我兒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祢的恩惠,求祢也憐憫他,讓他有個快樂的人生吧!」黃芷芳不止一遍地流著淚,向主耶穌禱告。在人無能為力的時候,能緊緊地依靠神,這是基督徒的一種福分。

接受現實轉向教育
黃芷芳冷靜下來,心裡尋思著,我們信靠神的人,絕不是為了得好處才相信神,而是堅信神有完全的主權,有權賜下,也有權收回;如今,賜給我們這樣的生活,其中必有我還未能了解的美意。我必須學會順服和忍耐,並幫助孩子一同堅強起來。
拿定主意,黃芷芳開懷多了。雖幾經挫折,最終還是為兒子找到了一所適合他就讀的聾童語言中心。
兒子入學了,做父母就更加不輕鬆。原來這些特殊學校是一對一上課的,要求父母必須在場跟孩子一起學習,不然的話,孩子回到家裡就會前功盡棄。
正巧,黃芷芳剛剛升任中學的英文科主任,公務纏身,進退兩難。不得已,只好讓丈夫放棄部分工作,多去幾天,自己每週也去兩天陪兒子學習。
父母這麼忙,兒子又怎有辦法清閒呢?每天回到家裡,吃飯和洗澡便成了孩子的休息時間。之後,黃芷芳和兒子就要擺開玩具、圖書或其它輔助物件,複習所學內容,直到兒子疲乏地睡著。
不久後,聽說美國有間著名聾童語言中心,提供為期三週的特別培訓課程,主要是教導家長使用聽講的方法,教育聾童掌握聽與講的能力,這些課程積累了許多聾童教員多年的教學經驗編纂而成,非常實用和機會難得,黃芷芳便毫不猶豫,立刻請假,拿出積蓄,獨自帶孩子遠赴美國,去接受這個課程訓練。
在這次課程中,黃芷芳學到不少有用的新知識,面對聾童這個現實,也從悲哀轉為接受,更在教育和撫養方面,投入做母親的全部情感。
日子雖然緊張、勞累,不過,黃芷芳心裡已經踏實,也沒有時間和空間哀怨了。

奇妙恩典遠渡重洋
黃芷芳的丈夫因為花太多時間陪兒子學習,耽誤了自己考取會計師牌照的課程。在兒子長大進入普通小學,不再需要日夜陪伴學習之後,才動身前往澳洲進修,完成未完之功課。
誰知過不了多久,兒子就思念起爸爸來。經常地,當他看見有體型像爸爸的人,就會當場哭出聲來。黃芷芳為安慰他,下了班就說帶他去附近的小山走走,這是他們平常經常去的地方,可是兒子不肯,非要等爸爸來才一起去。
兒子這麼固執,做媽媽的怎能不理解呢?爸爸打電話來,他聽不到;寫信來,他又看不懂。只有看得見、摸得著才能令孩子幼小的心靈感到踏實。
實在拗不過孩子,黃芷芳再次做出非凡決定。她毅然辭去自己喜愛的薪資優厚的教學職務,舉家搬遷到人生地不熟的澳大利亞。無論怎樣,一家人在一起,對兒子成長是最重要的事情。
由於兒子是傷殘人士,黃芷芳在申請簽證時,遇到很多挫折;來到澳洲後,又經歷輾轉搬家等許多難題。最後,在悉尼為兒子找到適合的學校,他們一家也在附近租下房子,安頓下來。
一番折騰過後,黃芷芳面前又遇難題。當年他們變賣房產來到澳洲,可是港幣兌換成澳幣,經不起許多花費。很快,他們的經濟就見底了。那時候,澳洲最便宜的肉食就是雞翼。黃芷芳曾一度窘困得幾乎每餐只能煮三隻雞翼,其中最多肉部分給兒子,丈夫吃有肉那部分,而她自己就只吃翼尖。
但,黃芷芳一家照樣樂也融融,因為,他們知道神的恩典夠用,神的大能在他們軟弱時顯得完全。教會裡的弟兄姊妹知道他們的難處,都在聚會時多煮一點菜留給他們;他們逢到朋友家探訪,也常會受邀留下吃飯;平時買菜,不少人都會想到他們,常買些燒肉、烤鴨等送給他們;香港那邊的教友和親戚朋友,也時常伸出援手,使他們一家毫無缺乏。

專業更上一層樓
來到澳洲,黃芷芳就想去讀書了。經歷十多年陪伴兒子學習和訓練,黃芷芳對聾童教育不僅有了深刻認識,更對這個專業產生濃厚興趣,她已不滿足於只培養自己兒子一個人,而是決心要幫助更多的聾童。在這個領域裡,華人專業人士真是太缺乏了。
她進入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進修聽覺學、基本語言治療學、輔導學等聾童教育專業科目。因為自己有親身經歷,過去又是英語教師,黃芷芳可以說輕而易舉就拿到了碩士文憑。
此時,黃芷芳一家,又因兒子傷殘原因,移民申請遇到挫折。黃芷芳在禱告中,坦誠地向主耶穌述說了一切,她相信這些年所走過的路,都是神的安排,而且,其中的美意也逐漸清晰、明了。她不急不躁,相信一切都有耶穌基督做主,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
於是,她繼續攻讀專業學位。她太愛自己的兒子了,並將這種愛化作力量,希望更多、更高效地幫助像她兒子那樣亟需專業幫助的孩子。
黃芷芳的學術不斷長進,她兒子的學習也一天天進步。冬去春來,黃芷芳患有先天耳聾的兒子,不僅通過了悉尼高中 HSC 考試,被大學錄取;同時,還通過了駕車路試,拿到了駕駛執照。
神是信實的,祂引領黃芷芳一家來到這裡,必會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時至今日,黃芷芳一家在澳洲安居樂業,她的兒子也已長大成人,找到工作,自食其力。黃芷芳成為了澳洲華人屈指可數的聾童教育專家,每天在三、四所學校之間來回,教導聾童聽力、閱讀和語言能力,繼續她早已習慣並且喜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