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做一個聰明的購房者

2017年9月
湯健

在澳洲,由於社會穩定,人均收入較高,「居者有其屋」其實是一個不難實現的目標。即使在過去二十年房價一路飆升的狀况下,工薪階層購買自住房或投資房仍然大有人在。

有人總結過,澳洲的房價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之前,平均每7年翻一番。從那個時間點以後至今的30年,即便達不到7年翻倍的漲幅,長期而言,其增長勢頭是没有改變的。因而,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往往是越早進入市場越佔優勢。

那麽如何做一個聰明的購房者?購買自住和投資的物業有什麽不同的特點?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些小貼士。

先說購買自住房。自住房顧名思義是用來作為自己和家人的居所。首先,對於購買自住房的人來說,要懂得捨棄。任何物業,哪怕是高端物業,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在購買自住物業時,買房者要切忌面面俱到,要地段好、房型好、朝向好,還要價格便宜,此等好事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買房者要給自己做個計劃:地段、房型、朝向、價格等諸多因素,哪個最重要。然後根據自己的排列去尋找最符合要求的物業。需要注意的是,在澳洲的華人,平均更換自住物業的頻率是5年一次,因此,購買自住房,特別是首次置業者,在尋找物業時要考慮到自己可能居住的年限,有的放矢,不要過於心急,勿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去強行出手,也不要在遇到稍有瑕疵的物業時優柔寡斷。

再說購買投資房。購買投資房的關鍵點在於能不能帶來回報。回報分兩部分:一是持有物業期間能不能帶來足夠的現金流量;二是房屋的中長線資本增值。兩者兼備當然最好,如果不可兼得,就要看投資者自身的選擇。一般來說,投資公寓的現金流會優於投資獨立屋(House),但公寓的資本增值潛力肯定不如獨立屋。投資房因為並非自己居住,所以不必以自己的喜好來確定買房的目標。簡單來說,首先是地點方便,交通、購物、學校、醫院等生活設施都近在咫尺;其次是價格一定要有控制,這樣可以保證投資回報;第三,相關區域人氣要旺,人流量要大,這樣的房屋容易出租。

總之,房地產投資考驗人的眼光和智慧,經濟能力當然也很重要,但依托銀行貸款的槓桿作用,有限的經濟能力也可以在房地產的投資上有所作為。關鍵是個人如何把握時機,實事求是地分析市場,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無端悲觀。只要能夠審時度勢,量力而行,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多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