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藝廊) 偉大導師的典範

2017年7月
理泰

有一位畫家說過:「如果你可以將人教導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那你就更偉大了。」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曾指導過塞尚、高更、梵谷,這三位藝術家的名聲大過他這位導師,可見他更偉大。他的偉大之處也顯在他擇善固執、堅持到底的性格上。不過,在他成為導師之前,也曾是別的大師的學生!他最初習畫時,受教於以古典畫意為宗旨的Corot,後來他轉而向以強調明亮、個人風格的Courbet學習,遭到老師的責難,可能因為如此,他特別允准學生在學習他的方法以外,更加追求屬於自己的詮釋,因而造就這麼幾位重量級的印象派畫家。

當塞尚從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北上巴黎發展時,被巴黎畫家團體嘲笑他的口音和古怪的脾性,然而畢沙羅卻接納他,勸說其他畫家讓塞尚加入他們的小群(塞尚小他12歲)。當畢沙羅和蒙內、雷諾瓦、狄加斯共同組織印象派畫展時,塞尚的畫被這幾位同僚拒絕,畢沙羅卻和塞尚一起作畫,向他講解印象派人士所發現和應用的色彩理論、光暗對調子的影響……塞尚在畢沙羅去世三年後,在普羅旺斯和當地畫家聯展時,心懷感激地在聯展畫冊上介紹自己的恩師是畢沙羅。

當高更離開銀行業,決心以畫家為業時,見到畢沙羅技巧純熟的作品便登門拜訪,畢沙羅又接納他、指導他。幾年後高更開始鑽研宗教圖騰、異端等偏執的象徵意象時,畢沙羅毫不客氣地指出高更的心不正:「這種偏執的藝術運動只是死路一條……而真正的印象派卻追求一種康健的藝術,是真正出自內心的創作。」畢沙羅的話,可能高更聽進去了,當老師去世時,這位學生發表對老師的感念說:「如果認真地將畢沙羅所有的畫都看過,會發現他賦有一種強大的藝術意志力,同時擁有一種直覺、純正的藝術眼光。畢沙羅是我所景仰的大師當中的一位,這一點我不會否認!」

當梵谷初初從荷蘭抵達巴黎時,他是個窮困潦倒青年,卻很好學,畢沙羅又花時間向他解釋印象派畫家的作法,特別是如何用調色刀取代畫筆在畫布上製造一種粗曠、個性化的筆觸,以及顏色和光暗之間的關係。畢沙羅慧眼識英雄,看出梵谷大有潛能,鼓勵梵高引用這類風格詮釋自己的情感,結果後人一眼就認得出梵谷的作品!後來梵谷患了精神病,畢沙羅本著憐憫的心,希望接他到家裡同住,只是太太認為對稚齡的兒女們會有不好的影響,最後在梵谷自殺之前,是由他的醫生(Dr. Gachet)來照顧生活起居的。

畢沙羅也看重培養自己兒子陸西安的藝術天分,因而留下許多談論繪畫技巧和藝術精神的書信,讓後世的人受益無窮。畢沙羅這種導師的精神,源自他對上帝的敬虔。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在地上的生命結束時,要向一位至高的上帝交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