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集: 認識釣魚

2017年4月
易多馬

一般釣魚者常提的問題,包括魚為何不吃餌?吃餌為何不上鉤?為何不見魚的蹤影?用什麼餌?最佳釣魚時間?在哪裡釣?為何魚鉤、魚絲斷了?應該用多粗的魚絲?多大的魚鉤為合適?

首先,了解魚身體的構造,牠的視覺、嗅覺、聽覺及其他感官;此外,每一種魚的特性、習慣,在覓食上的策略、行動等,這些對我們釣魚成果有著莫大的影響。

事實上,魚也很聰明,且會適應環境。有些魚會擇食而噬,吃了餌卻不上鉤;有些魚則見食不讓,連餌帶鉤咬住,結果就被釣上來了。所以,要有好的成果,必需了解魚類的生態和覓食習性。最佳的方法,就得學著從魚類眼中來看這個世界。

魚是有居所的。世上有超過一萬多種的魚,牠們並不是擠在一塊的。地勢、氣候、海底狀況等因素,聚集不同種的魚,而形成魚類社區。對於磯釣來說,釣魚者只憑水面上的地形、地勢來推測水底魚類,魚躲在什麼地方,需要平時累積的經驗。

覓食習性。魚是吃流水的,沒有潮水,魚不開口就食。一般而言,潮水漲至六、七分時魚就開始吃餌。不過,每一個地方水流的方向、強度不同。很多釣魚者都認為,潮水退至低點時魚不吃餌,但是有些地方的魚偏偏在那時段吃餌。正確的說法是:魚隨流水進退,潮水把食物帶到哪裡,魚群就跟到哪裡。

另一種情況,當潮水漲定時魚會停止吃餌,因為這個時候魚一路隨著潮水找食物吃,肚子也差不多吃飽了。水滿的時候,牠們在難得去到的地方大大玩耍一番,等到潮水退到三、四分,魚知道又要回到那食物稀少、競爭激烈的深水區去,因而趕快覓食,不然只得挨餓了。正所謂:「漲七退三魚開口,錯過時辰要收手」。

海中的魚和各類生物都是上帝的創造,而魚類求生本能也是上帝所賜的,使牠們能夠在汪洋世界裡留存。《創世記》一章21節記載:「上帝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上帝看著是好的。」今天,我們得以享受釣魚之樂,真的要感恩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