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遊蹤: 金斯頓文化觀光之旅

2016年5月
文/小山

美東溫暖季節來臨, 是尋「古」幽、訪 「新」勝的好時節。哈德遜灣邊的古城金斯頓 (Kingston),風光旖旎,見證了美東350 年來的時光推移,適合暖春驕 陽下一日遊。

金斯頓離紐約兩個鐘頭車程,就在78 號公路的19 號出口。最早的 荷蘭移民於1652 年抵達,和印地安人爭 地墾殖,雙方幾乎開戰,當時荷蘭領袖 Peter Stuyvesant 命令歐洲移民遷居到高 地,心胸開闊的印地安人將此地贈與荷蘭 人,名為Wilkwyck 村,就是目前金斯頓 的上城。

上城又稱Stockade,意思是高牆要塞, 高牆到現在已拆除,但早年規劃的街道原 型仍舊存在,木屋也由石屋取代。如果這 些石屋能說話,它們很有資格述說350 年 來的城鎮歷史。1777 年紐約州在此誕生, 州憲法在這裡的法院起草,只是殖民的英 軍怒火將它燒毀,當時300 多戶居民堅持 留下重建,後英國人為尊榮英皇,便將它 命名為金斯頓(國王之都)。這裡有參議 院古屋,它原是一位荷蘭商人的私宅,建 於1676 年,紐約州第一次的參院會議於 1777 年的10 月和11 月在此舉行,實踐了美國民主政體,現成為博物館, 展覽畫家John Vanderlyn 的作品。

想要參觀1660 年代的民居, 可以到青蛙小巷看廢墟(Frog Alley Ruins),它之所以能保持到現在,是因古蹟保育協會的維護。美國古城 教堂林立,金斯頓也不例外,最傑出的是荷蘭歸正教會,古鐘由荷蘭運 來,有哈德遜灣區最大的管風琴,教堂建築結合了希臘、義大利和埃及 風格,墓園區還埋葬了第一任紐約州長和美國獨立戰士的屍骨。看著墓 碑上斑駁的雕刻,讓人感到在歷史洪流中人類的渺小;出名的驍勇戰士, 和平凡人走上同一條路,也是塵歸塵、土歸土。

金斯頓的下城,過去稱為Rondout,由於鄰近哈德遜灣,在19 世紀 為活躍的運輸、造船和煤炭業中心,到1855 年時已經比金斯頓(上城) 更繁榮。1871 年,Rondout 請求紐約州政府將它提升為大城,當時金 斯頓的居民備感壓力,於是州政府協調成功,將兩地合併為一個大城金 斯頓,兩地居民皆大歡喜,再次見證了金斯頓的合一精神。

下城隨著汽車發明,公路運輸取代了鐵路和航運,但海洋博物館和灣 邊的古舊建築仍保存下來,是 因美國看重歷史的優良傳統。 老舊建築物裡的海鮮餐廳和個 性小舖、畫廊林立,顯出美東 老城的文化底蘊。下城區的吊 橋在1922 年建成,竟發現鋼 索和石塊銜接處有裂痕,讓眾 人稱奇的,是一位女性電焊師 傅尼爾森(Catherine Nelson) 將裂縫補好,可見上帝並不偏 待人,男女同樣有才幹。

金斯頓劃歷史性地位, 除 了喬治華盛頓曾到訪做禮拜 之外, 還有一位黑人女性 Sojourner Truth 是當地居民, 她參與了19 世紀的解放黑奴 運動。她對上帝的信心,直到 今天仍舊向現代人說話。兩年前下城區的海洋博物館,為保留傳統的木 船技藝而成立了木船工作室,將傳統工藝承傳給下一代。筆者經過時, 見到高中生在此刨木,年長師傅在旁耐心講解,令人欣慰。這種保存古 蹟、傳承歷史的精神,值得21 世紀棄絕傳統、一切向錢看的華人學習。 印地安人和歐洲移民的和解共存,上城和下城的合併,都展現了基督 所教導的彼此相愛、合一共榮的精神。每年5 月開始,金斯頓一系列的 音樂、藝術活動、夜市、兒童日、跳蚤市場開始登場,加上燈塔、公園、 古蹟等開放,很適合闔家大小做一次美國文化觀光之旅,活動內容請查 詢www.artalongthehudson.com/kingston。

其他世界遊蹤文章

布里斯本市的綠洲
金斯頓文化觀光之旅

2016年5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生命的旋律藍山集健康寶庫世界遊蹤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鹽光之窗教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