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現狀與挑戰:提供給華人婦女的關鍵資訊與認識 專題:認識乳癌 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全球癌症觀察站(GLOBOCAN)」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起,乳癌已超越肺癌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美、中、台、港四地的乳癌病例,全都呈增加趨勢。

居美越久‧乳癌越高

據一項2010年發表的加州研究,華人移民年齡標準化乳癌發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ASIR),是每年每十萬人有66例;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卻有122例,加州白人有146例。原來華人住在美國越久,患乳癌機率越高。香港1990年ASIR每年每十萬人有38例,到2020增加至72例。台灣1997年ASIR每年每十萬人已達60例,到2016增加至128例。好像華人社會越「西化」,患乳癌的人也越多。

一直以來,華人婦女患乳癌的年齡,比起白人年輕5到10年左右,原因不確定。一方面可能與華人的體質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於年輕婦女較早接受「西化」,改變了華人傳統的生活習慣。同時大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2010年患乳癌的年齡中位數是53歲,到2020年是58歲;台灣1997年患乳癌的平均年齡是50歲,到2016年平均年齡升至56歲;開始更接近西方白人婦女患者62歲平均年齡。是不是因為較年長的婦女,也慢慢跟上了「西化」的步伐呢?

致病因素‧西化攸關?

中國和美國的研究證實,華人患乳癌的致病因素與白人相似,包括不能改變的因素,例如:家族遺傳、本身有乳房增生疾病、11歲前初經、55歲後才停經等。也包括一些可改變的因素,例如從未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一胎,從未哺乳者,服用雌性激素,以前接受過胸部放射治療,喝酒、高脂食物、大量肉食及乳品、缺乏運動、過重肥胖、長期夜班工作、生活壓力和吸烟等等。

前面提到華人婦女乳癌增加的現象,可能與華人生活習慣日漸「西化」有關,但具體是學了西方那些「壞」習慣,抑或是撇棄了華人哪些「好」習慣呢?大家不妨想想,是不是飲食改變了,蔬菜少吃了,肉吃多了,運動少了,人胖了?華人是不是少喝茶了?是不是移民美國後,少吃了家鄉豆腐豆漿?

大豆類食物含大豆異黄酮,是一種植物源的雌性賀爾蒙。有研究發現,它可以刺激動物乳腺癌生長。早年有些學者認為,乳癌病人不宜食用大豆類食物,因此在網上曾廣泛流傳「乳癌病人不宜吃豆類食物」。但自2006年以來,中美兩地先後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多吃大豆類食物的年輕女性,患乳癌的機率較低。對於曾經患乳癌的婦女,多吃大豆類食物,乳癌復發率較低。因此乳癌病人不必戒吃豆類食物。

乳癌病癥‧並不明顯

乳癌最常見的病癥是沒有病癥,所以乳癌篩檢極其重要。我們不要等到有病癥,如乳房硬塊,不正常乳腺分泌,腋下淋巴腫大,乳房不對稱,乳頭變形等等出現時才驚覺。女士們應該注意自己的乳房(Breast Self-Awareness),學習鏡前為自己檢查。

治療乳癌‧分早晚期

乳癌診斷是活組織檢驗,簡稱活檢(Biopsy)。乳癌的治療視乎轉移與否而定。如果癌症仍是早期,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案,再輔以放射治療(俗稱電療)或其他化療和賀爾蒙治療,降低復發機率。如果癌症已廣泛轉移,化療和賀爾蒙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案,要視乎腫瘤的賀爾蒙受體,HER2等是否陽性而定。如果局部未擴散,五年的存活率可達99%;若已轉移附近淋巴,則為86%;若已廣泛轉移,五年的存活率則只有30%。這進一步說明乳癌篩檢的重要。

乳癌篩檢‧及早發現

越早發現,乳癌治癒率越高,因此最好是在乳癌還未成形長成硬塊,就找它出來。這就是乳癌篩檢的用處。僑居美國的華人婦女較原居地的婦女,乳癌患病率差不多高一倍,更要小心。由於近年傳媒和名媛效應,使更多婦女關注乳癌增加的趨勢。

1990年代,香港台灣分別開始乳癌篩檢,以乳房X光(Mammogram,又稱鉬靶)為主。由於華人婦女的乳房密度偏高,有時候需要超音波或核磁共振輔助。發病率較低的中國,也於2009年開始乳癌篩檢,只是參予率仍然低,城鄉差別很大:北京參予率六成,江蘇、浙江、上海四成,西藏、貴州、河北則低於一成。但願讀者透過本文,對乳癌有更多認識。

關於乳癌——给華人婦女的一點資訊|姜宜港醫師(血液與腫瘤專科醫生)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