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也有分健康和不健康嗎?了解哀傷過程的這些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察覺自己的思想與 情緒 專題:心連心 走出陰霾 社會

人生總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失去,例如財物、工作、親人、朋友、婚姻、子女、健康、青春、自由、平安,而近年種種的天災人禍,在人們的心中鋪上一層又一層厚厚的陰霾,讓「失去」顯得格外沉重。

哀傷的年代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佈COVID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當時,世衛統計有114個國家11.8萬多病例,4,291人死亡。三年後的今天,感染人數可說不計其數,官方統計的死亡人數則已超過6百萬。

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戰爭,數以萬計的平民和10萬以上的軍人死亡。今年2月,土耳其敘利亞7.8級地震,造成4萬多人死亡,1,300百萬人被地震及強烈的餘震肆虐。最震撼北美華人心靈的,要算農曆新年時,發生在洛杉磯蒙市的大規模槍擊案,奪走了18條無辜的生命。

每個數字都代表一個有着名字和故事的生命,背後都有與這名字相關的愛與被愛的親人和朋友。在這個寫滿淚水的年代,人們集體地更深刻切身地感受着「哀傷」和「失去」。

哀傷的階段

「哀傷」在心理學上的定義,就是因着失去而產生的反應。已故的瑞士裔美籍精神科醫師庫伯勒‧羅士(Kübler Ross, 1926-2004),提出了哀傷的五個階段,是廣為接受和使用的一個經典模型。她指出,這些階段不一定按特定順序發生,也不一定會經歷其中所有的階段,但至少會經歷其中兩個階段。

1. 否認(Denial)

通常當令人悲痛的意外或災難性事件來襲時,人們首先會否認事情的發生:「不會吧,不可能啊!」「不是一直以來都好好的嗎?」「這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一定是什麼地方搞錯了!」「他昨天還跟我有說有笑的啊!?」

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因為我們的思想和情緒,一時之間無法應付如此沉重的打擊。這時我們通常處於震驚或麻木狀態。即便如此,心理學家建議,還是要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運作,而不是讓他人代勞一切的事情。越早恢復自己做決定,對我們越有好處。

2. 憤怒(Anger)

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走出「否認」時,憤怒可能會隨之而來。我們會不自覺地將內心的挫折和痛苦投射出來,開始怨天尤人,甚至對自己生氣。比如:「為什麼要帶他走?老天爺啊,這太不公平了吧?」「為什麼醫護人員沒有早點到,都是他們的錯!」「我怎麼這麼笨!為什麼昨天沒有親自送她回家?」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在這個階段,會產生一些虛假的希望。我們想讓自己相信,通過祈求,做一些交換(討價還價),希望能避開這個痛苦的過程。比如:「讓我活着看到兒子大學畢業就好。求求你了,再給我幾年時間!」「如果我先生康復,我保證做個好太太。」

這個階段也常常產生過度的自責與罪咎感,會設想如果自己當初做了不一樣的事情,意外或災難性事件就不會發生。雖然在理性上,知道自己無力改變什麼,情感上仍然難以接受。

4. 沮喪(Depression)

我們因認知到「失去」是個事實,就會產生很大的空虛及消極情緒,變得脆弱、抑鬱,甚至絕望:「再也不會有人像她那麼愛我了!」「他都走了,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我什麼也不想管了,反正也活不了幾年!」生活上,我們可能開始封閉、退縮,越來越不想和外界接觸。

這個可能是最長、最困難的階段,哀傷者會需要許多的情感支持。

5. 接受(Acceptance)

這個階段我們的情緒會變得比較平穩,在接納「失去」的基礎上,對自己和未來有了信心和盼望。雖然還是有心情沉重的時候,但陽光的日子慢慢會多起來。「既然事情都發生了,日子還得過下去!」「我為什麼總是跟自己過不去呢?在天上的他看到我這樣也會不開心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個階段的目標並非「回到過去」,而是學習放下,重建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每個人哀傷的方式、過程與時間都有其獨特性,但了解哀傷過程的這些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察覺自己的思想與情緒,分辨正常(健康的)和過度(不健康的)的憂傷,便於積極地邁向心靈的恢復與重整。

了解規律 重建心靈|號角編輯部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